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媒体 >
    资讯服务
    • 科学家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中肿瘤外泌体对NK细胞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2-02-21

      点击数:2456

      近日,伊斯法罕医科大学医学院研究者在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ancer exosome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dysfunction: biological roles,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immunotherapy”的综述性文章,就TDEs在肿瘤诱导的NK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还讨论了肿瘤免疫治疗中TDEs对NK细胞的影响的临床意义和潜在途径。

    • 揭示TBEV病毒入侵的关键机制

      发表时间:2022-02-15

      点击数:1419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崔宗强团队发现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1(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1,TIM-1)是TBEV的功能性受体,揭示了TBEV病毒入侵的关键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mBio上。

    • 孙联康等发现肝星状细胞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

      发表时间:2022-02-15

      点击数:1348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Mayo Clinic科研团队在 Cell Reports 期刊发表了题为:PD-L1 promotes myofibroblastic activ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by distinct mechanisms selective for TGF-β receptor I versus II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肝星状细胞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对肝星状细胞转变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起着关键的作用。

    • 实现在人类胚胎中的线粒体基因编辑

      发表时间:2022-02-14

      点击数:2583

      刘如谦(David Liu)团队在 Nature 发表了题为:A bacterial cytidine deaminase toxin enables CRISPR-free mitochondrial base editing 的研究论文,成功问鼎线粒体研究领域圣杯,开发了一种不依赖CRISPR的碱基编辑器——DdCBE,能够实现对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精准编辑,这为研究线粒体遗传病和治疗线粒体遗传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具。

    • 蛋白纳米笼人工设计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表时间:2022-02-11

      点击数:2316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合作单位从头设计构建了一种氧气通透性可调控的人工蛋白纳米笼(protein nanocage,PNC)结构。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 科学家开发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和裸盖菇素的非致幻类似物

      发表时间:2022-02-10

      点击数:2582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和裸盖菇素(psilocybin)的非致幻类似物,有可能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月2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e-based discovery of nonhallucinogenic psychedelic analogs”。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他们构建出的类似物以及它们在小鼠身上的表现。

    • 开发出一种能抑制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神经退行性过程的新型分子

      发表时间:2022-02-07

      点击数:2328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题为“A Water-Soluble Peptoid Chelator that Can Remove Cu2+ from Amyloid-β Peptides and Stop the Form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以色列技术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人工分子,其或能抑制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这种分子能分解毒性化合物复合体Cu–Aβ,从而抑制被认为与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相关的细胞死亡。

    • 科学家识别出奥密克戎突变毒株的特殊突变 或有望帮助开发靶向作用该新冠病毒突变毒株的新型疗法

      发表时间:2022-02-07

      点击数:2385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Autoimmunity上题为“Omicron SARS-CoV-2 variant: Unique features and their impact on pre-existing antibodi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苏里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导致奥密克戎突变毒株变得具有较高感染率的高度流行的特殊突变。

    • 激酶复合体mTORC2通过防止铁死亡促进病毒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的寿命

      发表时间:2022-01-28

      点击数:2515

      抗原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可以持续存在并提供快速和有效的保护,防止微生物再次感染。然而,记忆性CD4+ T细胞池长期维持的机制仍在很大程度上未知。本研究使用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急性感染的小鼠模型,发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复合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复合物2靶蛋白(mTORC2)对病毒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的长期持续至关重要。

    资讯服务

    • ·生物医学知识产权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转化
    • ·临床研究
    • ·基础研究
    • ·媒体资讯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