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医临床》

生大黄辅助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8-14  浏览次数:1460次

  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按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一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一10%。中西医结合疗法越来越得到临床的普遍认同。笔者2009年6月一2011年6月采用生大黄辅助治疗轻症M.AP患者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参照2004年全国胰腺疾病学术大会《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诊断标准,选取上述时期我院消化科40例MAP住院患者:①临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②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多正常值上限3倍。③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④Ranson评分<3分,或APACHEII评分<8分。⑤cT分级为A级、B级、C级。正常胰腺为A级;胰腺实质改变,包括局部或弥散的腺体增大为B级;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轻度渗出为C级。除外SAP者,合并胆管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以及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临床症状、CT分级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液和胰腺分泌,保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预防J险抗感染,疼痛剧烈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密切监护生命体征、理化指标及各脏器功能。治疗组除以上西医治疗外同时加用中药生大黄口服或胃管内注人,大黄10-20g水煎100mL,待冷却后(与体温相当为宜)口服或胃管内注人(1h后开放胃管),3次/d,连用3一Sd。若出现腹泻4一5次/d,则根据情况停用。对比2组临床症状、血生化指标及胰腺组织CT改变。  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腹胀痛完全缓解,无腹部体征,血淀粉酶正常;CT检查胰腺炎症消退,边界较清,体积恢复正常,胰周无积液。好转:腹胀痛明显缓解,腹部体征轻微,血淀粉酶异常;CT检查胰腺炎症消退,边界较清,体积较正常偏大,胰周无积液或少许积液无效:以七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  1.4统计学处理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用才检验,采用SPSS11.0软件包统计结果少<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腹部症状体征、肠道功能、CT变化恢复、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腹部症状体征、肠道功能、血淀粉酶及腹部CT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P均<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见表1。  2.2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理过程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胰酶被激活后消化自身胰腺组织,导致胰腺组织缺血坏死、大量渗出和继发感染,刺激体内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产生和释放大量内源性介质和多种细胞因子,当这些炎性递质进人血液循环后,将进一步激活体内其他炎性细胞,释放出更多的炎性递质,导致全身炎症不断加剧,形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产生心血管休克、内环境失衡、细胞凋亡、免疫抑制和器官功能衰竭(MOF),预防和治疗SIRS的产生和发展,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  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属“脾心痛”、“胃心痛”、“厥心痛”等病证范畴,其病机主要是中焦湿热蕴阻,气滞血疲,腑气不通,不通则痛。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以清热通腑、活血利湿、疏肝利胆、通里攻下等法。核心在于“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中药治疗具有多靶位、多靶点、综合调节的作用特点,在治疗由胰腺引起的SIPS方面有许多西药不能替代的作用,尤其在防治肠麻痹和肠功能衰竭、尽一早恢复肠道功能、阻止肠道菌群移位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药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活血化窟、利湿退黄、通里攻下等功效。近年来大量实验表明,大黄可通过降低血液、腹水中的炎性细胞因子IL一1,IL一6,IL一8的水平而减轻胰腺病理损伤,并能降低血中炎性递质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保护性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急性胰腺炎起到治疗作用71。大量临床基础研究表明,大黄能抑制胰酶的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加速肠腔内容物的排出,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利胆,松弛胆管口括约肌,改善微循环,防止微血栓等;还能抑制细胞因子和炎性递质的产生和活性,拮抗内毒素,控制全身炎症反应,减轻器官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等乏。  笔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利用生大黄与西药协同作用治疗MAP,明显缩短患者腹胀、腹痛、肛门排气排便以及胰腺水肿时间,治愈率达到85%,无一例患者病情加重,和国内贾国强等报道基本一致,这可能和生大黄能够减轻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激活和恢复肠道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的移位有关。此外,生大黄通过口服或胃管内注人给药,使用方便,泻下作用强,乐为患者所接受,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腹泻等不良反应。  总之,生大黄辅助治疗MAP可及早控制和缓解病情、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胰腺病学,2004,(01):35-38.doi:10.3760/cma.j.issn.1674-1935.2004.01.012.  沈平,朱培庭. 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03):424-425.  刘龙,何云,魏绍斌.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0,(10):70-72.  Chen WC,Nie JS.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MCP-1-2518,IL-8-251 and susceptibility to acute pancreatitis:a pilot study in population of Suzhou,Chin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37):5744-5748.doi:10.3748/wjg.14.5744.  De Waele JJ,Blot S. The value of IL-6 in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J].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2007,(05):534-535.  Daniel P,Lesniowski B,Jasinska A. Usefulness of assessing circulating levels of resistin,ghrelin,and IL-18 in alcoholic acute pancreatitis[J].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2010,(10):2982-2987.  陈建华,季晓亮,胡恺悦. 大黄及芒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02):23-24.  袁玉峰,刘志苏,艾中立. 中药胰必清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兔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02):125-126.doi:10.3760/j.issn:1001-9030.2003.02.012.  刘瑞林,刘牧林,马良龙. 大黄素对重症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KB表达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04):230-232.doi:10.3321/j.issn:1008-9691.2005.04.010.  贾国强,周瀛,张传. 生大黄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6,(07):455.doi:10.3969/j.issn.0257-358X.2006.07.01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