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健康教育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7-24  浏览次数:2027次

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秩序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假如不能够对其进行尽早的治疗,所导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对于流浪的精神疾病患者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据首位,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情绪过激、敌对猜疑、思维障碍以及易兴奋冲动等[1]。基于该类患者的病症的特殊性以及对社会的危害性,对其进行康复管理模式的进行探讨,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选择10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健康教育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0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0岁,平均(35.4± 5.1)岁。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7~58岁,平均(41.2±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以我院与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在城市流浪,由社区街道工作人员、救助站人员以及民警协助强制入院。②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③简明精神疾病量表(BPRS)评分≥35分。④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 ≥14分。⑤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并且对自身内心的体验感受能够正确的用语言表达。⑥排除严重躯体合并症,器质性精神障碍,智力严重低下,药物过敏及酒瘾史。

1.3 方法: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治疗以及安全、科学、有效的护理,并且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健康教育与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在使用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定期的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活动,一般为2次/周,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同时将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融入巡房和查房的过程中,教育的载体主要包括了光碟、图片以及文字等,在宣传教育人选的选择上必须是精神科的医护人员,并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知识以及高尚的职业素质[2]。该教育分三期进行,第一期的持续时间为四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多个方面:①对该小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将住院环境、医院规章制度、作息时间、治疗医护人员、注意事项、饮食等情况一一向患者介绍,并且加强患者日常生活的检查、帮助和督促。②将与患者救助相关的政策告知患者,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受经济压力的影响。③由精神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讲授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的临床表现、性质以及原因,使患者对该疾病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 ④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用药名称、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等。一般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讲解是在患者的自知力逐渐好转的情况下,避免过早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且将患者的好转情况归功于药物治疗,这样以助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加强,进而对药物治疗的作用和效果真正的意识到。⑤向患者进行康复、生存以及生育等知识的教育宣传。第二期持续的时间为8周,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自知力已经逐渐的恢复好转,因此,在这个时期应该加强躯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自身的自知力不断地提升和加强。并且告知患者有效的预防该疾病复发的手段就是坚持用药。并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训练患者的人际交往,并且患者生活自理的情况进行训练、帮助和监督,促进患者自知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加强,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对于表现良好的患者进行奖励[3]。第三期持续教育的时间为12周,该期主要是对反馈以及评价进行回收,并让患者对自身入院前后的行为改变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掌握进行口头叙述,并且在作答期间患者之间可以相互提醒,同时告知患者可将一些好的建议或意见提出,促进健康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针对有焦虑、自信心缺乏、抑郁以及不安心理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借助认知行为疗法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使其能够对事物给予客观的评价,对认知能够使用合理的思维。两组患者持续性治疗24周。 1.4 量表评定:对两组患者按照各组的治疗方法持续性治疗12 周、24周之后的成效用以下几个量表进行评定。①简明精神疾病量表(BPRS)能叫全面反映患者的精神状况,所有项目采用 1~7分的7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1分无症状;2分可疑或很轻;3分轻度;4分中度;5分偏重;6分重度;7分极重度。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分为14个分项,每项得分为1~4 分,分别为可以做、有些困难、要帮助、无法做,最低总分为14 分。③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由l1项组成,每项又分为3个等级,为0~2,分别代表没有认识、部分认识以及完全认识,范围在0~22之间。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分为三个等级,即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在入院时的精明精神疾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 周、24周末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

3 小结

目前针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文献报道较为少见,分析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了患者的入院方式、临床症状特点、既往或家族精神疾病史、躯体疾病以及诱因[4-5]。而以上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健康教育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并通过治疗得出,对患者进行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治疗效果、自知力以及治疗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将此作为一种有效的救治流浪精神分裂症方法大力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董汗振,蒲金玉,孙梦月,等.综合支持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杂志,2010,25(4):308.

[2] 钟远惠,林 杰,李冠男,等.流浪精神疾病患者1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19.

[3] 张献强,朱艳玲.广州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不同护送方式入院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1,19(13):34. [4] Mcevoy JP.The importance of early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J]. Behav Health C,2007,27(4):40.

[5] Velligan D,Prihoda T,Dennehy E,et al.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Expanded Version:How do new items affect factor structure[J]. Psychiatry Res,2005,135(3):217.

[收稿日期:2014-04-14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