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眼科学》

斜视性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9-11  浏览次数:1559次

斜视性弱视通常在单眼上表现,但是对双眼的功能同样能造成影响,对患者的立体视力和双眼但是都会带来损伤,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尽管视觉系统是终身可以调整的,但是成人一旦患有斜视性弱视后双眼的视力就很难恢复。因此,治疗斜视性弱视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多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 EP) 是一种可以实现全视野各部位的局部视诱发电位同步测量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可以对病变所在视野的各个部位特征进行分析,对轻度视觉神经系统的损害灵敏度更高,是非中心区域的神经系统损伤疾病的新的诊断和评估方法[1-2]。本研究通过对斜视性弱视患者的内外斜视弱视眼以及正常对照组患者的mfV EP的特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斜视性弱视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14岁,平均7.1岁,分为斜视性弱视组以及对侧眼组,每组各12例,并依据参照我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止工作组制定的标准全部诊断为弱视 ,所有患者均为中心注释,没有屈光间质浑浊、眼球震颤或是眼底异常。同时选取同期自愿参加体检的正常人1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年龄3~15岁,平均7.3岁,没有眼病历史或是家族遗传史,眼底以及眼前节正常,没有屈光异常或是眼位偏斜。

1.2方法:选用多焦电生理仪器RETI进行分析,采用CRTCombs刺激图形,以Pattern-LT为刺激方式,即黑白交替,小区面积和离心度呈正比变化,来加大中央分辨率的刺激以及周边信噪比。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在录入EXCEL后导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为成组t检验。

2结果

2.1斜视性弱视组与正常对照组mfV EP比较: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眼的潜伏期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3、4环对侧眼组与正常组相比,潜伏期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视性弱视患者在6个离心度上的反应振幅密度要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弱视组患者鼻侧视网膜的反应潜伏期更长,振幅密度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mfV EP波形异常程度与内外斜视之间的关系:患者的不同斜视波形异常程度是根据眼见反应不对称系数RAC,即(对侧眼反应振幅密度-弱视眼反应振幅密度)/(对侧眼反应振幅密度+弱视眼反应振幅密度)。mfV EP波形的异常程度与RAC呈正相关,详见表1。

表1比较内外斜视性弱视眼组波形的异常程度

环内斜视弱视患者(n=12)外斜视弱视患者(n=12)10.281 60.136 220.276 10.132 830.249 80.120 140.237 40.251 350.18770.210 9

3讨论

与传统的VEP比较,mfV EP可以将视网膜分为许多个小区并可以同时刺激,然后通过计算机转换处理,将各个小区的波形提取分离,最后用一个直观的立体图像将对应视网膜各个部位的反应密度显示出来,从而全面的反应视网膜不同区域的视功能[3]。通过本研究发现,斜视性弱视患者的mfV EP发现弱视患者的的视皮层与视觉传导通路受损,斜视性弱视患者的视野中心区域的受损程度要重于周边区域,内斜视弱视患者的的鼻侧望谟存在非特异性的抑制特点[4],内斜视弱视患者的皮层抑制程度要明显高于外斜视弱视患者,而斜视弱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波形异常本身没有任何关联,通过检测mfV EP有特征性的改变,可以为弱视的诊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刘杰.应用显微技术手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1):98.

[2]滑会兰,苏鸣,任生刚.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J].山东医药,2007,47(13):18.

[3]陈霞.斜视性弱视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J].眼科研究,2009,27(7):620.

[4]Chen JY,Hood DC,OdelJG,et al.The effect of retinal abnormalities on the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6,47(10):4378.

[收稿日期:2013-11-04编校:王丽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