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贝那普利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30  浏览次数:542次

      作者:戚葵东  作者单位:213101江苏常州市横林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疗程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U-Alb明显降低(P<0.05,P<0.01),但Scr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U-Alb、TC、TG、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的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贝那普利,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糖尿病肾病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2月住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按入院先后单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38~63岁,病程6~15年;治疗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0~64岁,病程5~1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②符合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诊断标准即[1]:6个月内3次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分(30~300mg/24小时),同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均无其他影响尿蛋白的因素;③血压控制<140/90mmHg;④空腹血糖<7.0mmol/L;⑤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⑥肌酐<176μmol/L,尿素氮<7.1mmol/L。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严重脑血管病患者;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④70岁以上老年人。

      研究方法:两组均先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蛋白摄入量限为0.8g/(kg•日)。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稳定1周后,2组均口服贝那普利10mg,1次/日。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日,4周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于用药前1日和疗程结束后1日分别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流变学。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U-Alb均下降,血肌酐、血脂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U-Alb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此外,治疗组治疗后TC、TG、血黏度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TC、TG、血黏度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蛋白尿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预测其心血管事件及肾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2]。

      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堆积,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3]。本研究应用贝那普利治疗4周后,治疗组24小时尿白蛋白显著下降,表明贝那普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升高,提示DN存在不同程度的高黏血症和肾小球局部高黏,故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激活与聚集,有助于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过程。

      本研究表明,加用奥扎格雷钠的治疗组能有效改善早期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微循环,减少蛋白尿,减轻肾损害。综上所述,贝那普利和奥扎格雷钠联用可使疗效加强和互补,在降低尿蛋白的同时,还具有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延缓肾功能恶化,较好地保护肾功能。

      【参考文献】

      1 Mogensen CE,Schmbitz A,Christensen CK.Comparative renal pat-hophysiolog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Diabetes Metabol Rev,1988,4(5):453-456.

      2 Parving HH,Osterby R,Ritz E.Diabetic nephropathy.The Kidney.Philadelphia:WB Saunders,2000:1731-1773.

      3 刘志红.黎磊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15(2):120-123.

    ↑上一篇:非典型临床症状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对策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