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11-30  浏览次数:560次

      作者:王国增  作者单位:072750河北涿州市医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含量的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尿α1-微球蛋白、血清肌酐对早期肾损害灵敏度的比较。方法:胱抑素C的测定采用胶体金包被抗体的免疫比浊法,对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CysC进行检测;血清肌酐测定采用酶法;尿α1-微球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以肌酐清除率数值将糖尿病患者分组,用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尿α1-微球蛋白作为衡量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胱抑素C的敏感性最高。如以对照组测定值的95%位数作为正常参考值上限,超过此值即为异常,则糖尿病肾病组胱抑素C异常有29例,阳性率为72.5%。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一种比血清肌酐和尿α1-微球蛋白能更好的反映肾小球过滤功能的指标,测定其含量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 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 测定

      Anastasi于1983年首先从鸡蛋清中分离纯化出高纯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尔后命名为Cys C。等电聚焦层析法可分离为PI值分别为6.5和5.6的Ⅰ型CPICI与Ⅱ型的CPICII,它们有相同的免疫学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的亲和性和抑制作用也相同,对热和碱性环境稳定。故有学者认为CPICII是CPICI的磷酸化形式。编码Cys C的基因位于人第20号染色体上,属“看家基因”的表达产物,在所有的组织中恒定且持续地转录和表达。Northernx也发现Cys C基因在所有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包括肾、肝、胰、肠、胃、肺和胎盘,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脑脊液、精液和尿液等体液中。正常血浆Cysc含量约为1.0mg/L(0.6~2.5mg/L),其中以脑脊液中含量最高,尿液最低。因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几乎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且不被分泌,被临床作为理想的反映GFR的敏感指标而受到重视。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由于糖代谢异常,易使体内一些重要器官受累,其中肾脏是最易受累的器官之一,常并发糖尿病性肾病,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国内外文献中尿α1-微球蛋白与血清肌酐比值测定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胱抑素C是目前已知最敏感的肾小球损伤的标志物之一,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性指标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据,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39~65岁,平均51岁。测定41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并同时测定患者尿α1-微球蛋白、血清肌酐及其比值,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以探讨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49岁。两组的年龄、性别及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法: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3ml,离心分离血清待测。同时收集中段清洁晨尿5ml,3000r/分,离心沉淀10分,取上清液备用。胱抑素C的测定采用胶体金包被抗体的免疫比浊法;血清肌酐测定采用酶法;尿α1-微球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

      结 果

      在正常组40例数据中,胱抑素C升高11例,异常率为26.8%,血肌酐升高3例,异常率为7.5%,尿微量清蛋白升高6例,异常率为15%。在患者组41例数据中,胱抑素C升高36例,异常率为87.8%,血肌酐升高23例,异常率为56%,尿微量清蛋白升高29例,异常率为71%。

      讨 论

      胱抑素C(cystatinc)是近年来发现的反映肾功能受损的良好标志物,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量122kDa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完全被重吸收和降解,不再重新回到循环中,肾小管也不分泌,因此是一种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是反映糖尿病及早期肾功能损伤较理想的指标,早期诊治对于延缓病情发展和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使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血液黏滞度增高。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变化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造成尿微量蛋白从尿中漏出增多,但对血清胱抑素C这种小分子碱性物质的滤过并不增加,反而由于肾实质破坏,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而导致胱抑素发生潴留,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升高。Scr相对恒定,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泄量较少,但是Scr水平也受到一些因素如年龄、肌肉量的影响,因此是不够灵敏的指标。本文试验结果发现联合测定Scr、尿α1-微球蛋白与胱抑素C浓度,能够增加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建议临床中联合检测上述三个标志物,对更好地早期诊断糖尿病性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Grubb A.Diagnostic value of analysis of CysC and protein HC in biological fluids.ClinNephrol,1992,38(Suppl1):20-27.

      2 李小明,陈丽达,胡汉林.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糖尿病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l,12(3):10-11.

      3 邓晓初.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法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重庆医学,2005,34(1):46-8.

      4 穆江华,王德富,石秋梅.尿微量白蛋白、尿酶和尿肌酐联合测定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医学信息,2005,18(9):1162-1164.

      5 许迅辉,邹建洲,丁小强.血清胱抑素C:一种简便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中国临床医学,2001,8(3):240-241.

      6 司徒玉,黄萍萍.肾功能不同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研究.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2):137-138.

      7 余洪立.血清胱抑索c测定的方法学研究进展.广西医学,2004,26(3):366-368.

    ↑上一篇:贝那普利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人TSHR膜外区cDNA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