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8-09  浏览次数:612次

      作者:徐卫东,闵兆晗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 224531 江苏省滨海县蔡桥中心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5例老年人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6例,均常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制剂、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15天,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在老年人UA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较为安全。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老年人;不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UA)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好发于老年人,其特点是病情变化快,这类患者在临床上的不稳定性在于有进展至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必须使症状迅速缓解,才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UA,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55例老年人UA病例均为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68~75岁,其中16例并发高血压,9例并发糖尿病,8例并发高血脂,5例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对照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69~78岁,其中15例并发高血压,7例并发糖尿病,10例并发高血脂,6例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的消耗量、心电图ST-T改变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制剂、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用15天。

      1.3 疗效标准 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心电图改善的标准:①、显效:静息性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电图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1.0mm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的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③无效:达不到上述指标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55,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心电图改善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4.18 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略)

      表2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略)

      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并发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等多种因素诱发血管腔内不完全性阻塞而造成的。斑块内炎症在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发生、演变及斑块破裂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的典型标志物,其水平高低可反应冠脉病变炎症反应的强弱。降低CRP水平可以反应其抑制炎症作用,故CRP可能成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靶点之一[2]。因此降低血清CRP、减轻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是治疗UA的有效措施。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和红花的主要药效成分组成,具有减少血清CRP的生成、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3-4],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稳定相关的冠脉病变。本文治疗组的29例患者在加用丹红注射液后,其心绞痛的缓解率(包括显效、有效)达89.7%,心电图的缓解率(包括显效、有效)达82.8%,无心梗和猝死发生。虽然观察例数有限,但可以看出,U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提高疗效,并进一步改善预后,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 Nissen SE,Tuzcu EM, Schoenhagen P, et al. Statin therapy,LDL cholesterol, C-reactive pritein,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N Engl J Med,2005,352(1):29-38

      [3] 管高峰,华先平,王琳,等.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10):884-885

      [4] 邓芬,胡长林,谢运兰,等.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中医杂志,2006,47(10):725-727

    ↑上一篇: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11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参松养心胶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