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2  浏览次数:407次

      作者:胡亚民,胡亚力,姚丽,刘雅刚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特需病房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进行前后对比。结果 心电图大部分表现为胸前导联ST段的抬高;心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正常;急性期左心室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典型的改变;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酶学变化数天内恢复。结论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与急性心肌梗死极其相似,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应高度警惕。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又称为TakoTsubo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心肌病,此病在临床上常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也越来越高。本文对我院的应激性心肌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确诊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10例中,男2例,女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6岁。高血压病史3例,2型糖尿病病史1例,腔隙性脑梗死病史1例。

      1.2 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明确的情绪激动诱因5例,嗜铬细胞瘤破裂出血1例,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急性肠梗阻1例,外伤致股骨骨折1例,支气管肺炎1例。临床表现中,胸痛5例,呼吸困难2例,急性肺水肿1例,低血压状态2例。

      1.3 初步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6例,急性心肌炎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急性心肌梗死1例,非心源性肺水肿1例。

      1.4 心电图改变 窦性心动过缓2例;窦性心动过速4例;ST段抬高7例,其中2例表现为Ⅰ、aVL、Ⅱ、Ⅲ、aVF、V1~V6的ST段抬高,4例表现为V1~3的抬高,1例为V4~6的抬高;V1~3导联ST段压低伴“冠状T波”2例;合并异常Q波1例;V2~6导联单纯T波倒置1例。

      1.5 心肌酶学 多为轻至中度升高,CK 400~600 U/L,CKMB 30~50 U/L。

      1.6 超声心动图 10例均于住院48 h 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15%~39%,平均28%。所有患者心尖部运动消失或呈现反向运动,基底部收缩功能保存良好。在住院的第7~10天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恢复,室壁运动恢复。

      1.7 冠状动脉造影 共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除1例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局限性狭窄≤50%外,余均正常。

      1.8 左心室造影 8例冠状动脉造影中,4例行左心室造影示:心尖部气球样膨出,运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基底部运动增强。发病第7~10天行左心室造影,左心室射血分数40%~62%,平均49%,左心室室壁及心尖部运动略减弱。

      2 讨论

      应激性心肌病,是由于心尖部呈气球样隆起,心底部运动增强,整体形态与章鱼相似而得名[1]。常见于绝经期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6~9倍。多由精神、情绪或躯体待应激状态诱发。表现为突发的类心绞痛样胸痛,一过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但无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可有T波倒置,有时可出现ST段的抬高,轻度的心肌酶学改变[2]。预后良好,少部分患者可以复发,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与首次发病时不一定一致。

      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目前认为,导致左心室心尖部收缩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和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顿抑;冠状动脉结构的异常;儿茶酚胺引起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的痉挛;雌激素水平的减低;脂肪酸代谢的障碍等[3-5]。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诊断多以梅奥(Mayo)标准[6]作为依据:(1)左心室心尖和中部区域室壁运动短暂,超出单一血管供血范围的可逆性收缩功能丧失或异常。(2)血管造影示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或无急性斑块破裂的证据。(3)心电图异常可表现为ST段抬高,或T波倒置。(4)排除近期的头部外伤、颅内出血、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等。

      本组患者心电图大多表现为:胸前导联ST段的抬高,多表现在V1~3,抬高幅度2~3 mm;T波倒置;ST段抬高;QT间期延长,绝大多数患者QTc在1~2 d内恢复正常。心电图的异常多发生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本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演变过程与文献报道相似[7]。

      影像学检查的特点: 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1例LAD狭窄≤50%,余均为正常。左心室造影及其后的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收缩期左心室心尖部呈球样改变。这些影像学的客观依据均支持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由于其在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上与急性心肌梗死极其相似。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绝经期女性;起病前有严重的心理或躯体应激等诱因素;与病情不相符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超声心动图或左心室造影有特殊的左心室形态改变,且较快恢复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应激性心肌病的可能。

      应激性心肌病预后一般良好,左心室功能常常在数天或数周恢复,多数病例无复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吸氧、利尿剂、血管扩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Kodama K,Haze K,Hon M.Clinical aspect of myocardial injury:from ischemia to hean failure.Tokyo:KagakuhyOronsha Co,1990.5654.

      2 Gianni M,Dentali F,Grandi AM,et al.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 or takotsubo cardio myopathy:a systematic review.Eur Heart J,2006,27:15231529.

      3 Nyui N,Yamanaka O,Nakayanm R,et al.“Takotsubo”transien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pn Circ J,2000,64:715719.

      4 Ueyama T,Hano T,Kasamatsu K,et al.Estrogen at tenuates the emotional stress induced cardiac responses in the animal model of Takotsubo (Ampulla) cardiomyopathy.J Cardiovas Pharmaco1,2003,42:S117S119.

      5 Kurisu S,lnoue I,Kawagoe T,et al.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Takotsubo lik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 Am Coil Cardiol,2003,41:743748.

      6 Prasad A,Lerman A,Rihal CS.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 (TakoTsubo or stress cardiomyopathy):a mimic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 Heart J,2008,155:408417.

      7 高哓津,杨跃进.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4:374375.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下一篇:心跳骤停的抢救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