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心肌梗塞1例

    发表时间:2011-09-06  浏览次数:469次

      作者:吴翔宇,马琛明,孙涛,李志忠,张京梅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十五病房,北京市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小板 治疗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憋闷,就诊当地医院,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进行溶栓治疗,当时血小板1000×109/L,病情稳定出院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半月前劳累后再次出现胸骨后闷痛,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抬高,诊断为前壁心肌梗塞。再次进行溶栓,病情稳定后转入我院。入院查体:脾大肋下可及,心电图显示V1-V3导联呈rS型,II、III、aVF呈rS型。肌钙蛋白I:1.08ng/ml,乳酸脱氢酶:445U/L,血常规示血小板576×109/L,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冠脉造影示:右冠近段血管壁不规则。因多次检查血小板数异常,于外院行染色体、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均无异常,骨髓片检查示:骨髓增生III级,粒细胞∶红细胞=3.1∶1,粒系原始分叶核细胞比例偏高,部分细胞可见轻度类巨变,巨核细胞(2cm×1.5cm)见90个,其中颗粒型24个,成熟型10个,裸核56个,血小板大堆多见。诊断为血小板增多症并给予每日羟基脲15mg/kg、白消安8mg口服。一月后复查血小板为457×109/L。持续药物治疗,至今未再发作胸痛。

      2 讨 论

      血小板增多症既可继发于各种感染、缺铁、风湿、肿瘤、白血病、肝素治疗等,也可为原发性。此病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多见40岁以上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但血小板寿命大多正常;一般多引起颅脑血管阻塞,造成冠状动脉大血管阻塞的报告罕见。

      此患者三年前发病后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物治疗。此次再发,临床检查、体征及心电图均明确诊断心肌梗塞(MI)。但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并无明显狭窄。提示血小板增多症的高凝状态是此患者短期内多次出现冠脉血栓,并发生MI的主要原因。此病例最初几次检查血小板增高均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只是给予了常规抗凝治疗,而未对血小板增多进行针对性治疗,导致患者三年内再次发病。曾有文献认为100mg/d阿司匹林长期使用,可有效减少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数,并降低再发心肌梗塞的可能[1]。本患者虽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但三年后再发MI,考虑对于此类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否存在剂量不足或抗血小板用药种类单一的问题,可给予进一步实验加以验证。临床上对于血小板增多症继发MI的患者,需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对原发病进行干预以防止多次复发MI,进而降低患者再次发病或心功能不全出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Rossi C,Randi ML,Zerbinati P,et al.Acute coronary disease in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and polycythemia vera[J].J Intern Med,1998,244:49-53.

    ↑上一篇: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比较
    ↓下一篇:心电图T波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