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比较

    发表时间:2011-09-06  浏览次数:493次

      作者:武长惠  作者单位:天津,天津市东丽区新立村卫生院

      【摘要】 目的 检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2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应诊的148例病人,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服药4周,每周监测一次血压,连续监测1年。结果 治疗组中有56例血压降至正常,对照组有41例血压降至正常,有效率分别为75.7%和55.4%。结论 经过临床观察证明,两种药的联合使用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联合用药;高血压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选择2005年2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应诊的148例患者,采用随机双肓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5年2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内科应诊的148例病人,均符合1999年WHO定义的高血压统一的诊断标准,男95例,女53例;年龄33~84岁,平均58.5岁;其中单纯高血压92例,合并冠心病31例,合并糖尿病25例;Ⅰ级高血压79例,Ⅱ级高血压57例,Ⅲ级高血压12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经t检验,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病人选用依那普利加硝苯地平缓释剂为基本药物,根据病人血压水平依那普利剂量为每次10mg,硝苯地平缓释剂量为每次20mg,Bid;对照组病人选用依那普利为基本治疗药物,剂量为每次10mg,Bid。两组病人均根据病人伴有疾病情况给予扩冠、调脂、降糖等治疗。服药4周后,每周监测一次血压,连续监测1年。

      1.3 效果评价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比较(1)血压下降值:指与给药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的平均下降值;治疗组为32/21mmHg,对照组为24/17mmHg。(2)有效率:舒张压下降到≤90mmHg。治疗组有效率为75.7%,对照组为55.4%。两组有效率及平均血压下降值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2 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居民的常见病之一,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经过长期治疗控制血压,能使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对预防脑卒中、冠心病等有显著的效果。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血管活动和水电解质平衡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肾素本身对心血管系统无直接的生理作用,其作用在于激活血管紧张素原,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并可刺激醛固酮的分泌,可造成水钠潴留,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是形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药理学效应主要有:(1)降低外周血管阻力;(2)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功能;(3)改善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

      钙离子拮抗剂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有效缓解持续的血管痉挛状态,同时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大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ACEI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既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又降低了外周血管阻力,会给肾脏带来特殊益处,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有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的轻、中、重度高血压,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患者。

      通过本研究的临床观察,发现二药联用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成本低,副作用小,用药安全,较适合临床应用。尤其是对中老年患者治疗的远期效果较好,据文献记载,联合用药还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上一篇:浅述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体会
    ↓下一篇: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心肌梗塞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