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消平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20 浏览次数:458次
作者:徐兴慧 作者单位:佳木斯市烧伤专科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关键词】 胸痛消平汤,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引发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原因,解决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治疗的关键,基于此,自2007—05~2008—05我们采用自制胸痛消平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人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共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5~75岁,平均52.1岁,病程2个月~1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2例,肺心病2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7~73岁,平均53.5岁,病程3个月~9年,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3例,肺心病2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小剂量阿司匹林片100mg、每日一次口服,消心痛片10mg、8h一次口服,常规给予倍他乐克片12.5mg、12h一次口服。
治疗组:胸痛消平汤,方药组成,丹参15g,三七粉1.5g(冲服),水蛭3g,延胡索10g,木香5g,蛰虫1.5g,红花10g,郁金10g,山楂10g。失眠者加柏子仁15g、酸枣仁15g,气短,乏力者加党参20g,水煎,每日一剂,分2次温服。常规给予倍他乐克片12.5mg、12h一次口服 。
其他对症处理,两组在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时均可含服硝酸甘油。
1.3 观察项目
两组连续观察4周,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缓解情况,1周复查心电图1次,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合并疾病的相关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减轻或疼痛次数减少,心电图ST段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低平T波变为直立;无效:心绞痛未缓解,心电图无改变。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组45例中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 %;对照组45例中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45例中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56%;对照组45例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48.89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副作用
治疗组未发现有不良反应,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基本病机是心血瘀阻,瘀血阻于心脉,使心脉闭阻,不通则痛。以活血化瘀,行气通脉止痛为基本治则。冠心病心绞痛,近代研究认为发生机理为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破裂出血诱发腔内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是血栓形成的因子,防治血栓进展是治疗的关键。西医主张扩冠、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与中医活血化瘀,行气通脉止痛相一致。
胸痛消平汤是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验方,由丹参、三七粉、水蛭、蛰虫、延胡索、木香、红花、郁金、山楂等组成。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脉止痛之功效。其中丹参、红花,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延胡索、木香、郁金,活血、行气、止痛;水蛭、蛰虫,破血逐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红花、蛰虫、水蛭有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具有抗血小板粘附、和凝聚,降低血液粘度,加快红细胞流速,调解内、外凝血系统以及促进纤维溶解系统功能,改善微循环、改善心功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状动脉阻力使血液重新分布,抗氧化、调脂的作用;三七有显著抗凝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延胡索、木香有扩冠、镇痛作用;山楂具有扩冠、降压、降胆固醇的作用,且能增加心脏输出量,同时减慢心率。因此,胸痛消平汤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符合传统医学的病机和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
通过治疗组45例病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 %,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改变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5.56%,明显优于对照组48.89 %,说明胸痛消平汤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较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明显优势,疗效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