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血清脑钠素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9-22  浏览次数:468次

      作者:王弘锦,王凤岭,孙琪,白玉,张辉,张小娟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北省石家庄平安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二区;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素(BNP)与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相关性,并观察氨氯地平治疗对血清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清BN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LVH组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NLVH)组的血清BNP水平、SBP、DBP和LVMI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且LVH组比NLVH组血清BNP高(P<0.01)。氨氯地平治疗后LVH组BNP、SBP、DBP与LVMI均降低(P<0.01);NLVH组血清BNP、LVMI治疗后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结论 LVH组应用氨氯地平后血清BNP、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BNP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氨氯地平不仅可以使血压平稳下降,还可逆转高血压伴LVH。

      【关键词】 高血压;肥大,左心室;脑钠素;氨氯地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s of serum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primary hypertension(EH) complic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an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mlodipine on the levels of BNP.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light or moderate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40 healthy subjects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The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given amlodipine for 6 months,then the levels of BNP,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and index of LVMI were detect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BNP SBP,DBP and LVMI in LVH group and the NLV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1). After treatment with amlodipine,the levels of BNP,SBP,DBP and LVMI in LV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LVH group (P<0.01). The levels of BNP and LVMI decreased slightly in NLVH group after treatment with amlodipine,however,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BNP and LVMI(r=0.43,P<0.01). Conclusion After treatment with amlodipine, the levels of BNP and LVMI in LVH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s of BNP and LVMI. The amlodipine can not only decrease blood pressure but also can reverse EH complicated with LVH.

      【Key words】 hypertension; hypertrophy; left ventricl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mlodipine

      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BNP)主要由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分泌,尤其在室壁张力改变时明显[1]。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BNP水平以及其与血压程度的相关性,观察氨氯地平降低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过程中BNP水平的变化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按中国2005年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确诊的1级、2级高血压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LVH)[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男性>125 g/m2、女性>110 g/m2为LVH],将所有入选的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LVH(LVH)组39例,男18例,女21例;高血压无LVH (NLVH)组81例,男42例,女39例。均予以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肝、肾、心功能不全者。健康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7)岁。

      1.2 检测方法

      1.2.1 血压的测量:应用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上肢坐位血压,以Korotokoff第1音和第5音定义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每位患者均测量同天同时间段3次血压,测量前安静休息15 min,然后测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共3次,取其平均值。采用2005年高血压指南统一标准。

      1.2.2 超声心动图检测:应用GEV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厂家:美国GE公司),探头频率为2.0~4.0 MHz,受检者常规行二维及M型超声检查。

      1.2.3 血清BNP的检测:采用微粒酶免疫法(MEIA)进行测定,使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化学分析仪,试剂盒也是由Abbott公司提供。操作步骤如下:抽取研究对象晨起空腹肘静脉血2 ml至加有EDTA抗凝剂的塑料试管中,摇匀,在120 min内将血样进行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共10 min,然后吸取300 μl血浆放入AXSYM机器专用试管,再将试管放在样品架上,启动程序,30 min后可以获得结果。

      1.3 治疗方法

      120例高血压患者予以氨氯地平口服(络活喜,美国辉瑞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224)每次5 mg,每日1次,6~8周后血压控制不达标者可加量为每次10 mg,每日1次。应用氨氯地平6个月后按卫生部的高血压治疗标准[2],观察降压效果、心率及其他不良反应。以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舒张压<90 mm Hg作为达标。定期(2~4周)随访1次,测量血压,共随访6个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伴LVH血清BNP水平与LVMI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BNP、SBP、DBP和LVMI比较

      治疗前LVH组和NLVH组的血清BNP水平、SBP、DBP和LVMI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应用氨氯地平6个月后,LVH组和NLVH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LVH组治疗后SBP与LVMI下降与NLV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前后血清BNP、LVMI、SBP、DBP变化比较。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与NLVH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 不良反应

      氨氯地平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其不良反应轻微,仅1例轻度头痛,2例轻度下肢水肿,无因不良反应停药。

      2.3 相关性分析

      血清BNP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与血压呈正相关(r=0.203, P<0.05)。

      3 讨论

      3.1 高血压与BNP的关系

      关于高血压与BNP关系的临床研究结论争议较多,多数研究认为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正常人,尤其是高血压并LVH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且BNP水平与LVH程度呈正比[3]。高血压患者由于有心肌肥厚,使得心室顺应性下降,导致舒张期室壁压力负荷增加,从而促使BNP合成和释放增加。这与本文结果血清BN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相符合。

      3.2 氨氯地平与高血压及LVH

      氨氯地平是新一代的长效、碱性二氢吡啶型钙通道剂(CCB),是第3代钙拮抗剂的代表。它的优点是起效慢,作用持续时间长,给药方便及不良反应少。LVH是高血压病早期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高血压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合并LVH。大量研究表明LVH是发生猝死、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逆转LVH成为当今降压药物追求的一大目标,是否具有逆转LVH的效果,成为评价降压药物优劣的重要指标。

      CCB逆转LVH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4,5]:(1)CCB逆转LVH的疗效源自于它的降压效果,CCB能够直接扩张阻力血管,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及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使LVH减退。(2)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作用,还依赖细胞钙离子的浓度,钙离子作为信使而参与细胞活动,CCB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阻断AngII对心肌蛋白的刺激作用,减少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的生成。(3)CCB增加钠盐的排泄,从而抵消了肾上腺能的活性,减少儿茶酚胺对心肌刺激作用。(4)减轻血液黏度和红细胞与血小板的聚积性,从而降低血管外周阻力。(5)CCB能够降低血中内皮素,升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肤,从而扩张阻力血管,降低细胞增殖作用。

      氨氯地平每日1次,能有效减低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重量,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Kloner等[6]用氨氯地平单独治疗轻至中度的高血压患者,16周后左心室重量减少20 g/m2,40周后减少了43 g/m2。Lombardo等[7]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发现氨氯地平逆转LVH的效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近,而且不伴有左心室容积及LVEF的改变。

      本研究通过测定高血压伴LVH患者血清BNP浓度,观察氨氯地平治疗后的变化,结合心脏超声检查方法观察LVM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后血清BNP下降(P<0.01),LVH组LVMI治疗后降低(P<0.01)。血清BNP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说明氨氯地平能够逆转LVH,与既往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还显示:在高血压病患者,BNP水平有助于判断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可用于预测高血压的LVH。即:经氨氯地平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LVMI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示长期服用氨氯地平逆转高血压伴LVH,改善心室重塑,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不仅是降压,更重要的是保护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总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在降压的同时能逆转LVH,且不良反应小,便于患者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1 杨香敏,席晓华,赵满荣,等.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河北医药,2007,29:942943.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511.

      3 杨传高,李红霞,周亚峰,等.血浆脑利钠肽浓度与高血压病LVH及心功能的关系.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193195.

      4 朱敏,陈恩慈.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与血浆BNP关系的探讨.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15:5152.

      5 吴迪春.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交通医学,2007,21:140142.

      6 Kloner RA,Sowers JR,Dibona GF,et al. Effect of amlodipineon left centricular mass in the amlodipine cardiocascul community trial.J Cardiovasc Pharmacol,1995,26:471476.

      7 Lombardo M,Alli C,Broccolino M,et al.Longterm effect so fan 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in hibitor sand calciumantagon right and left ventricle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Am Heart,1997,134:557564.

    ↑上一篇:双相正压气道通气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价值
    ↓下一篇:血清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