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多胞和双胞胎早产儿呼吸暂停56例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659次

    作者:杜晓红

    【关键词】  早产

        本院ICU新生儿病房于200406~200706,共收治多胞胎、双胞胎早产儿62例,其中56例发生呼吸暂停。对呼吸暂停患儿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2例多胞胎和双胞胎早产儿中,3胞胎12例,双胞胎50例。出生体重最低670 g,平均体重1 660.3 g,胎龄最小24周,平均胎龄33.1周。62例早产儿中,4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13例RDS,而且出生体重愈少、胎龄愈小,呼吸暂停出现的越早,持续时间也越长,有6例为此应用呼吸机。发生呼吸暂停最少1~2次/d,最高达15~20次/d,且多发生在出生后的最初3~5 d内。

      1.2  呼吸暂停和RDS发生的原因

      ①环境温度或体温过高、过低3例;②血糖高低4例;③血气值波动过大17例;④胃食管反流8例;⑤感染19例;⑥颈部过度伸、屈5例。

      2  护理措施

      2.1  有效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患儿不同体位,奶前给于仰卧位时在肩下置软垫,用两个小沙袋固定头部,避免颈部过度伸屈,头部可偏向一侧,奶后给予右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俯卧位可使肺部的气血比例趋于合理,血氧分压增加,而且俯卧位可防止胃食管反流吸入,安全性高[1]。本组15例采用俯卧位,患儿哭闹减轻,有安全感。喂养时床头抬高15~30°,防止胃食管反流。根据患儿的病情采用不同的喂养方式:①胃管喂养23例;②泵奶22例;③十二指肠喂养11例。

      2.2  恢复自主呼吸

      患儿一旦发生呼吸暂停,立即给予物理刺激:弹足底、托背呼吸、放置自制小水床等方法,以患儿出现呼吸动作、肤色转红为度。加大吸氧流量,清理呼吸道,通过刺激缓解呼吸暂停。上述方法无效时用呼吸囊面罩加压给氧,常很快好转。对频发的或原因不能去除的则尽早气管插管,本组上呼吸机治疗6例。

      2.3  合理用氧

      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血气分析监测,根据临床表现及监测结果调整给氧方式及氧流量,主张低流量间断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 %~95 %,这样即避免了低氧状态又预防了氧中毒,有43例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吸氧方式:①鼻导管吸氧30例;②头涵吸氧8例;③开放式面罩吸氧5例。患儿吸氧前血氧饱和度在80 %~90 %,吸氧后血氧饱和度在90 %~95 %。

      2.4  建立静脉通路

      本组有42例应用氨茶碱静脉泵入,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输液速度,不得随意调节输液速度,特别是24 h维持输液,不能中途停止输液。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给予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监护仪报警及时发现呼吸暂停的先兆,给予及时急救护理。

      2.6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①注意保暖:给予体温监测,每2 h测1次体温。并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温措施,保持适宜的温度,使体温波动值不超过±0.5 ℃。体重<2 000 g的患儿入保温箱,体重在1 501~2 000 g者,暖箱温度在32~33 ℃;体重在1 001~1 500 g者,暖箱温度在33~34 ℃;体重<1 000 g,暖箱温度在34~35 ℃。病情危重需要立即抢救的患儿,放在辐射台上,温度设在34~36 ℃,并加盖保温膜,防止空气对流,避免患儿体温下降。病情较轻,体重>2 000 g患儿,可以放在小床内,头部应带小绒帽。在保温箱,辐射台内患儿,注意温度探头的放置,防止被遮盖。②加强口腔护理:用2.5 %碳酸氢钠擦试口腔,2次/d,动作轻柔,发现口腔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③加强脐部护理:用碘伏消毒液2次/d擦试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无渗出,避免尿液浸湿脐部。④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干燥,温水擦试皮肤1次/d,及时更换尿布,做好臀部护理,防止臀红发生。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患儿及处置前后必须洗手,为防止反复静脉穿刺造成血管的损伤和增加感染的机会,主张用腋静脉留置针,体重<1 500 g者应用PICC导管[2]。本组患儿有5例出现鹅口疮,2例发生臀红,经过细心护理,均痊愈。

    本组呼吸暂停的56例早产儿,经过护士的精心护理、密切观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治愈49例,放弃治疗7例(因经济条件),护理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张跃娟. 不同卧位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9091.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31.

    ↑上一篇: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21例护理体会
    ↓下一篇:α细辛脑吸入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