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21例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2  浏览次数:653次

    作者:许敏

    【关键词】  脑脊髓膜炎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主要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除对症治疗外,快速有效的护理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本院收治的21例暴发型流脑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02~200706本院共收治暴发型流脑患儿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3个月至10岁。本组休克型6例、脑膜脑炎型13例、混合型2例[1]。21例均有发热,最高体温40 ℃;惊厥14例;昏迷3例;血压下降8例;瞳孔改变10例,其中瞳孔变形、光反射消失3例;皮肤瘀斑17例;DIC 2例。

      1.2  治疗及转归

      入院后采用早期抗感染、抗休克、抗惊厥、抗凝、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治疗措施。本组21例除2例死于DIC外,其余19例在短期内临床症状缓解,均治愈成功,未出现后遗症。

      2  护理措施

      2.1  消毒隔离

      患儿置于隔离室,进行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病室用紫外线消毒2次/d、每次60 min,患儿衣服、床单及时更换并高压灭菌。

      2.2  休克的护理

      本组发生休克4例,均在发病24 h内出现,其中2例瘀斑短期内增多并融合成片,提示合并DIC。对于患儿立即给予平卧、吸氧、保暖、心电监护,测量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快速开辟两条静脉通路(静脉留置针),并加强输液管理,调节输液速度[2]。1例患儿在低血容量纠正后,血压仍不满意,并出现烦躁、心率增快,听诊肺部湿性啰音,提示合并心力衰竭及肺水肿,即减慢输液速度,给予强心利尿和使用扩血管药物后好转。

      2.3  惊厥的护理

      反复惊厥能加重患儿脑水肿和脑缺氧,导致呼吸衰竭,持续颅内高压又能加重惊厥,形成脑疝。本组发生惊厥14例,护理中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血压、脉搏和呼吸、瞳孔、尿量变化及药物的治疗情况,做好特护记录,并详细交班。对惊厥患儿给予专人守护,加用床档以避免坠床。使患儿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将压舌板用纱布包绕置于上下臼齿之间,以免将舌咬伤。本组2例患儿在病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提示发生脑疝。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吸氧、遵医嘱给予20 %甘露醇静滴,限制液体和钠盐入量,控制了脑疝的发展。

      2.4  高热的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每日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温度保持在18~20 ℃,湿度50 %~60 %为宜。本组21例患儿均有发热,体温最高达40 ℃,给予高热患儿头部冷敷或冰帽等物理降温。6例患儿高热时伴四肢厥冷,为避免寒战,采用温水擦浴,擦浴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降温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出现体温骤然下降或体温不升,立即停止一切降温措施[3]。本组3例在降温过程中出现脉搏细速,面色苍白,立即给予保暖、吸氧、饮热水后症状缓解。

      2.5  皮肤的护理

      保持床铺平整,皮肤干燥、清洁;每2 h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擦伤。本组17例皮肤瘀斑患儿4例发生破溃,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将百多邦软膏涂擦患处,用红外线照射创面,3~4次/d,每次15 min/,使创面干燥,以利抗炎、抑菌,避免烫伤。

      2.6  饮食护理

      急性发热期给予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恢复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对4例未断奶的患儿,给予其母营养丰富的肉汤、鸡汤、蛋汤等,以求增加奶量,提高奶质;对2例吞咽困难的患儿给予鼻饲以供给热量;对12例频繁呕吐的患儿以静脉补液提供营养。

      2.7  口腔护理

      高热患儿口腔细菌增生,给予口腔护理3次/d,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发生,并在口唇处涂石蜡油,防止口腔干裂。本组21例患儿均无口腔炎发生。

    2.8  心理护理

      给予患儿及家长关心、安慰,耐心向家长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之配合抢救及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解决患儿的问题及家长的需求,增进感情交流,并给予健康教育。

        暴发型流脑起病急,变化快,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监护生命体征。对不同型的流脑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并做到护理技术熟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季午. 传染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5.

      [2]殷磊. 护理学基础[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8.

      [3]陈希莲,王彩霞. 颈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8):575576.

    ↑上一篇:改良的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应用
    ↓下一篇:多胞和双胞胎早产儿呼吸暂停56例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