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行小儿脊椎棘突骨髓穿刺29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3-01  浏览次数:537次

    作者:黄玉柱, 杨惠泉, 陈红, 石佑根, 高奎武    作者单位:233000 安徽 蚌埠,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暨蚌埠市儿童医院综合病区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小儿脊椎棘突骨髓穿刺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9例年龄8 d至13岁的患儿,用一次性5 mL干燥注射器带有的7号注射针头,在腰椎2~4脊椎棘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结果 28例脊椎棘突骨髓穿刺操作顺利完成,骨髓标本符合要求;仅1例操作不顺利。均无局部出血及感染发生。依据骨髓标本检查结果诊断:疟疾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缺铁性贫血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感染性骨髓象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缺铁性贫血1例;单纯性感染性骨髓象7例;有核细胞增生低下3例;其他骨髓象6例。结论 一次性注射针头行脊椎棘突骨髓穿刺的操作安全、简便易行、损伤小,骨髓标本符合要求,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患儿。

    【关键词】  脊椎穿刺; 骨髓检查; 穿刺术; 一次性注射针头; 儿童

      骨髓检查对于血液病特别是白血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骨髓穿刺技术是儿科常用的诊断操作技术。骨髓穿刺操作技术的具体方法不一[1]。为探讨安全性大、穿刺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的骨髓穿刺诊断操作技术,笔者采用一次性注射针头于脊椎棘突部位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7/200910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患儿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8 d至13岁,其中<28 d 1例,~1岁10例(其中1~3个月3例),~3岁9例,~6岁2例,>6岁7例。临床诊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粒细胞缺乏症伴肝炎综合征1例,疟疾2例(其中先天性疟疾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败血症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营养性贫血1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等11例。

      1.2 操作方法 患儿侧卧(类似腰椎穿刺的体位),助手固定患儿成屈曲状;常规皮肤消毒铺巾;用一次性5 mL干燥注射器带有的7号注射针头为穿刺针;均选用腰椎2~4脊椎棘突为穿刺点。左手食指、拇指在所选脊椎棘突处固定皮肤,局部麻醉至骨膜(也可不用局部麻醉);穿刺针要对准脊椎棘突正中刺入,进针时一定要钉住骨面,快速刺入0.5 cm左右,如针可竖立,迅速抽取所需骨髓后,拔出针头,左手压迫止血;右手迅速推出骨髓液并涂片(如需要骨髓培养,应抽取所需量的骨髓液先迅速推出涂片,再将注射器内保留的骨髓液快速接种到培养基)。穿刺点压迫止血并消毒包扎。

      2 结果

      28例脊椎棘突骨髓穿刺操作顺利完成,骨髓标本符合要求;仅1例操作不顺利。局部均无出血及感染发生。依据骨髓标本检查结果诊断:疟疾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缺铁性贫血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感染性骨髓象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缺铁性贫血1例;单纯性感染性骨髓象7例;有核细胞增生低下3例;其他骨髓象6例。

      3 讨论

      骨髓穿刺技术是儿科常用的临床诊断操作技术。髂嵴处骨质疏松,皮质较薄并且骨髓较多,穿刺比较安全易行[1]。20世纪90年代,本院一直采用髂嵴处穿刺,笔者在临床应用时体会到,髂嵴处穿刺对于腹胀者,穿刺点不容易固定;用骨髓穿刺针操作,损伤较大,骨髓穿刺针还要连接20 mL干燥注射器造成负压,以抽吸获得骨髓;如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骨髓液稀释或凝固,骨髓涂片的标本不够理想,甚至影响检查结果。

      胸骨骨质松软,骨髓丰富,能充分反映生血情况,可以采用婴儿简易胸骨穿刺法[2]。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本院一直多采用胸骨穿刺法,能够获取理想的骨髓涂片标本。但是,因为婴幼儿胸骨薄弱,操作中有因为穿刺不当,而伤及重要器官危及生命的潜在危险存在。所以,胸骨穿刺法的适应证应严格,尽量选取年长儿,或可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儿其他部位取材不满意时,再做胸骨穿刺检查。

      本组资料表明:从新生儿至少年儿童的各个年龄阶段的患儿,均可采用脊椎棘突骨髓穿刺技术。28例脊椎棘突骨髓穿刺顺利完成,骨髓标本符合要求;仅1例(12岁女孩)操作不顺利,与其有恐惧心理而造成体位固定不好有关。28例均无局部出血及感染发生。再者,重要的是穿刺针要对准脊椎棘突正中刺入,进针时一定要钉住骨面,针的斜面向上(或向下)快速刺入。必要时,可对患儿镇静处理后,再行操作检查。本组有5例小婴儿给予水合氯醛镇静处理后,进行检查。脊椎棘突穿刺风险小,骨髓丰富并且不容易被稀释,所取的骨髓标本符合要求;穿刺后局部容易进行压迫止血。再者,因为患儿看不见手术操作,有利于解除恐惧心理;腰背部痛觉不敏感,所造成的痛苦小[2]。使用一次性5 mL干燥注射器带有的7号注射针头,进行脊椎棘突骨髓穿刺检查: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从根本上杜绝了医源性的交叉感染。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患儿,安全性大,骨髓标本符合要求,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4.  [2] 蒋玉麟,潘家华,吴圣楣.现代实用儿科诊疗指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11.

    ↑上一篇:1~6岁儿童不同年龄组乙肝表面抗体调查
    ↓下一篇:小儿补肺止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