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优质护理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618次

      随着计划生育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分娩及胎儿生育治疗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妇产科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后胎儿及产妇的健康,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还能提高产妇的产后康复速度,因此建议在护理工作中得到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2年8月入院进行治疗护理的分娩孕妇200例,以其住院时期的原始病例资料作为分析研究活动的基本数据基础。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产妇情况、护理方式以及临床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年龄21~43岁,平均(29±2.12)岁;体重69~102 kg,平均(86±5.14)kg。产妇中其中属于首次生育158例,占79%;2次及以上生育42例,占 21%;存在流产史的产妇共有54例,占27%;经检查产妇孕周 37.3~41.9周,平均(40.58±2.22)周。产妇中城市户口106例,占53%,农村户口94例,占47%。 1.2 产妇情况: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其中有部分孕妇出现阴道出血12例,胎盘前置18例,小腹坠胀48例,会阴疼痛 22例,贫血18例,以上病症具有重复性。 1.3 分娩方式: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娩方式,其中采用产钳助产方式的产妇18例,阴道侧切方式29例,剖宫产31例,顺产122例。 1.4 护理方式:医护人员按照孕妇的年龄、病症程度的不同,以孕妇自愿选择护理方式为原则,随机将孕妇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优质护理组进一步加强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 1.4.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产前阶段和产后阶段,首先护理人员要在产前对产妇实施产前知识宣讲,让产妇了解分娩的注意事项和生育的过程,介绍成功案例,降低产妇的紧张、忧虑的情绪,确保产妇休息时间,保证产妇能够积极配合产前护理工作。其次,分娩结束后,对及时做好产妇心理疏导工作,由于产妇生育后,身心处于极度疲惫中,心理疏导十分重要,了解产妇所需,做好产妇的解释工作,同时提前使用止痛类药物,避免出现产后疼痛,而导致产妇情绪的失控[2]。 1.4.2 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宫缩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根据情况使用宫缩素,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实施。分娩中对产妇采用腹压按摩法,进行助产。必要时采用镇痛分娩法,为产妇输入笑气。在分娩时,护理人员要特别保护好产妇的会阴部位,减少对产妇敏感部位的伤害。 1.4.3 产后护理:①对护理人员要注意对产妇产后伤口的护理,正确预判出疼痛时间,按计划为产妇进行镇痛护理,避免出现疼痛后用药,同时也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②对产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为了避免出现尿潴留,护理人员要在产后为产妇讲解如何正确排尿,减少对膀胱部位平滑肌的压力,采用诱导的方式,引导产妇及时排尿。③对于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应在产后马上给予注射催产素,提高宫缩的效率,做好产妇出血量的监护工作,指导患者保证正确的体位,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给予输血、供氧护理[3]。 1.4.4 饮食护理:产后产妇处于身体极度疲惫阶段,因此护理人员要制定出周密的产妇食谱,多摄取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低油脂类食物,多食用维生素较高的新鲜果蔬。对于出血的产妇给予适当的食疗补血。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平均康复出院时间(5.2±1.21)d,发生产后并发症8例,满意度优良率为94%(94/100);对照组平均康复出院时间(9.1±2.2)d,发生产后并发症21例,满意度优良率为75% (75/100)。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能够提高产妇康复出院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根据上述试验,优质护理组的康复时间提高了近45%,满意度优良率调查提高了近19%,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莫孙淑冰,廖进芳,刘均娥.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感心[J].中华护理杂志,2011,39(5):396.

    [2] 王向静,王彦芝,崔红赏.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分娩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3(9):64. [3] 田翠平,李固俊,王万玲,等.转变产时服务模式提高产时保健质量[J].中国妇幼保健,2010,22(27):3779.

    [收稿日期:2013-05-10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45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曲普瑞林和米非司酮用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