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上颌侧切牙畸形根面沟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9-08  浏览次数:542次

      作者:卢志山 柳忠豪 任光辉 王铁军 作者单位:1 烟台市口腔医院特诊科 烟台市 264000; 2 烟台市口腔医院正畸科

      【关键词】 根管;畸形根面沟;内吸收

      畸形根面沟是牙内陷的一种,常见于上颌侧切牙,国外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1],严重者可误诊为双根管和牙根内吸收。笔者近期治疗1例该病患者,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7岁,左上颌前牙反复溢浓且牙齿变色影响美观要求治疗。否认患牙外伤史。口腔内检查:| 2 牙冠呈灰褐色,完整无龋坏,冷热诊无反应,叩诊不适,松动Ⅰ度,无咬牙合创伤;腭侧可探及畸形根面沟达龈下;唇侧根尖区龈粘膜形成窦道,挤压溢脓,未探及牙周袋,腭侧顺畸形根面沟向下可探入5 mm窄牙周袋。本病例首诊时未拍术前X线片,初步诊断为| 2 慢性根尖周脓肿、畸形根面沟。常规经舌侧窝中央开髓,在稍偏近中探及一根管,常规根管预备,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置于根管内消毒。一周后复诊,去除暂封物,常规根管充填(未侧压)后拍X线片,结果显示:| 2 根尖周阴影,疑似双根管,根尖1/3牙根内见膨大透射区,似牙根内吸收。改变治疗计划,重新根管预备,3%过氧化氢和2.5%次氯酸钠交替冲洗后再次封氢氧化钙甘油糊剂;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局部麻醉下进行翻瓣术处理根面沟。复诊时无明显症状,窦道口消失,根管内无渗出物。应用Vitapex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应用侧方加压器充填严密。一个月后复查,患牙无任何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周低密度阴影区明显减少。

      2 讨论

      上颌侧切牙双根管并不少见,国内可见不少报道。然而,由于畸形根面沟这一牙齿发育异常所致的上颌侧切牙类似双根管和牙根内吸收实属罕见。牙根内吸收常发生于外伤、再植牙以及活髓切断术或盖髓术后的牙齿[2]。本病例比较特殊,其内吸收的出现可能与畸形根面沟的发育缺陷和其牙周袋中细菌滋生,长期缓慢刺激牙髓导致内吸收有关。本病例在治疗初期出现误诊情况,提示我们术前X线片的重要性。对于牙内吸收的处理比较棘手。本病例牙根明显为双根管,它们在根中1/3下与牙根内吸收区相通,这就使得根管内吸收区难以严密充填,是否可以应用热凝牙胶以及其它充填方法有待于讨论。作者参照文献[3]应用了含有氢氧化钙成分的Vitapex糊剂结合牙胶尖充填,近期效果良好。然而,其远期效果如何,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Everett FG,Kramer GM.The distolingual groove in the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a periodontal hazard[J].J Periodontol,1972,43(6):352.

      [2] 吕香珊,郑惜秋,王爱华,等.成人牙根内吸收的治疗[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2):183.

      [3] 王丽华,陈洁.Vitapex糊剂治疗牙内吸收伴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2):676.

    ↑上一篇:颌面部软组织外伤230例临床治疗体会
    ↓下一篇:烤瓷联冠对松动牙的固定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