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直肠癌根治结肠腹部造口术后灌肠技术的改进

    发表时间:2010-04-13  浏览次数:566次

      作者:黄林峰 任志刚 高海霞  作者单位: 255007 山东淄博,淄博市张店钢铁总厂医院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癌是指齿状线至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肿,肿块距肛门7cm以内的占70%,7~10cm占30%。直肠癌占大肠癌的60%左右,也是消化道恶性肿瘤较重要的一类,由于其深入盆腔,范围较小,且与肛门较近,因而多数手术不能保住肛门(肿块距肛门7cm以内,比例70%),只有30%可考虑保肛[1]。不保肛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不保留肛门括约肌而做永久性结肠腹部造口术。本手术因切除范围广、根治效果好而被广泛采用,但腹部人工肛给患者带来了许多问题。

      Miles手术改变了人体的解剖结构,肛门置腹部,患者心理受到影响,个人卫生难以保证,但更为常见和痛苦的是便秘。造成便秘的原因如下:(1)患者为减少造口排便而减少进食,特别是进水。(2)人工肛便意不明显,不能主动排便,造成肠内水分吸收时间长。(3)经常处于排便不方便的情况,被迫后延。(4)肠生理结构改变造成的影响。

      1 治疗方法

      (1)改变以上不良习惯;(2)采用导泻剂,如番泻叶、果导等,但长期应用效果不好,大便较硬,难以排出,只好采用灌肠法。常规灌肠方法使用的导管较粗,质地较硬,而结肠造瘘口不同于肛管,肛管粗且直,易于插入导管。而结肠是弯曲的,在腹腔内,很难判断结肠的走行方向,所以,很难决定导管插入的方向和深度,容易刺伤肠黏膜,插入过浅,灌肠液易溢出,达不到灌肠目的;太深又顾虑较硬导管刺伤结肠;较硬大便块也会阻挡导管插入,使常规灌肠方法难以实施。

      2 方法改进

      改换导管,换为输液器接儿童导尿管,将过滤阀及针头部分去掉,接上儿童导尿管。优点:(1)导管较细易导入。(2)儿童导尿管软,易随结肠走行而改变走行,避免损伤结肠。(3)导入的灌肠液量可用输液器开关随意控制,避免造成灌肠液外溢。(4)通过控制导入液速度,可以将硬便块逐层浸润,分层分次取出,避免较大硬便块强行取出损伤肠黏膜,造成出血和感染,减少患者的痛苦。具体操作:将配制好的灌肠液置500ml空输液瓶中,插上改制的输液器,打开输液器开关,使少量灌肠液流出,使导管头部和造瘘口润滑,让患者臀部垫高,从结肠造瘘口导入,动作要轻柔,要有耐心,多方向寻找大便块和结肠之间的间隙,找到后打开开关放灌肠液,小流量,以免溢出,将要溢出时关掉开关,停止放液,使灌肠液逐渐浸润便块,浅层变软后取出。再放灌肠液,再浸润,再取出,一直到取完。

      此方法简单,易行,不需复杂仪器,材料便宜较易取得;患者家属可以操作,患者没有痛苦和风险,不易造成肠损伤、穿孔、出血和感染;节约灌肠液;卫生,不会造成混有大便的灌肠液污染衣物和被褥。因而,患者容易接受此方法,可在医院广泛推广和患者家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03.

     

    ↑上一篇:宫颈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下一篇:外周血DNA和hTER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