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胶质瘤病理诊断及治疗6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07-06  浏览次数:635次

    作者:刘亚平 张鹏    作者单位:718000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  胶质瘤 病理诊断 治疗

    收集1995~2007年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胶质瘤60例,就其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0~70岁,平均44.2岁。

    临床症状:头痛50例,呕吐24例,视乳头水肿47例,癫痫48例(其中癫痫大发作36例、局灶性癫痫12例);肢体乏力19例,偏瘫15例,运动性失语14例,大小便失禁8例,小脑共济失调4例。

    病变部位:位于大脑半球者52例,其中额叶26例,顶叶14例,颞叶12例,枕叶4例,小脑半球4例。

    病理分型:星形细胞瘤 3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母细胞瘤1例,室管膜瘤6例,髓母细胞瘤4例。

    讨  论

    胶质瘤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多形胶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细胞[1]等。显微镜下形态瘤组织由分化比较成熟的星形细胞组成,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富于胶质纤维,原浆型星形细胞瘤富于细胞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成年人比较多见的恶性胶质瘤,发生率仅次于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很少发生在小脑。肿瘤浸润范围比较大,可以侵犯几个脑叶,或经胼胝体侵犯对侧大脑半球。肿瘤质软,灰红色,常出现大片出血和坏死区。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胶质母细胞瘤[2]由少突胶质细胞发生,患者多是中年人,也可见于儿童,主要发生在大脑半球白质内。肿瘤质软,灰红色,界限不清,常有钙化和囊性变。显微镜下瘤细胞形态比较一致,胞核圆形,深染,核周胞浆因水肿而显空白,间质少,常见钙化灶和囊肿形成,若是瘤细胞大小、形态、核染色性不一致,并出现巨瘤细胞,具有核分裂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有出血和坏死,则称少突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常和脑室壁和中央管有联系,多见于第四脑室、侧脑室和脊髓内,患者多为幼儿和青年人,肿瘤灰红色,质软,多呈结节状突于脑室腔内或位于脑或脊髓实质内。显微镜下形态室管膜瘤分为上皮型、乳头型、乳头黏液型和细胞型四型。髓母细胞瘤[3]是小儿颅内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小脑蚓部,可突入第四脑室内,亦可侵入周围组织,常沿脑脊液呈种植性播散。肿瘤紫红色,黏冻状,与脑实质之间界限不清,出血坏死少见。显微镜下瘤细胞密集,间质少,瘤细胞小,胞核园形或椭圆形,深染,胞浆少,核分裂像多见,细胞常呈假菊花形排列。如肿瘤侵及软膜,则常伴有纤维结缔组织的明显。

    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中医药、放疗、化疗、X刀和γ刀。胶质瘤病理的诊断采用WHO分类能提供了更详尽的信息,有助于临床上对肿瘤的分级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预后评估也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守森,王如密,张锡增,等.多发性胶质瘤病7例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2):100-101.

    2 Choi D,Schulz U,Seex K.Gliomatosis cerebri:a brain tumor which is too difficult to treat.Scott Med J,1998,43(3):84-86.

    3 甄海宁,章翔,步星耀,等.人脑胶质瘤微血管数与病理级别及预后关系的初步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3.

     

    ↑上一篇:扁桃体B免疫母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毛滴虫感染1例
    ↓下一篇:吴茱萸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侵袭和保罗样激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