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4-01-06  浏览次数:663次

    【摘要】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64例,对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对患者统计和分析,其中胰岛素瘤较为常见,32例(50.00%);6例为胃泌素瘤,6 例为胰高血糖素瘤,2例为血管性肠肽瘤,18例(28.12%)患者为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其中恶性肿瘤患者10例,良性肿瘤患者54例,常用诊断方法为彩超、CT;对肿瘤定性主要采用,肿瘤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外科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常见类型是胰多肽肿瘤及胰岛素肿瘤,采用彩超、CT进行胰腺内分泌的肿瘤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外科治疗;手术方法要根据患者肿瘤生长的方式及性质确定。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胰腺是人体内同时具有外分泌与内分泌功能的腺体。胰腺内分泌肿瘤 (pancreaticendocrinetumom。PETs)是由胰岛内某种细胞为主形成的肿瘤,也称为胰岛细胞瘤 (isletcelltumor),其中主要由B细胞组成并分泌过量胰岛素者则称之为胰岛素瘤(insulinoma),为功能性PET;不分泌胰岛素称非功能性PET。胰腺的胰岛内有多种分泌不同激素的细胞。现已知有10多种。胰腺不同细胞可形成不同的肿瘤,其分泌的激素可引发I临床上各种综合症 [1-4]。为更好的进行诊断及治疗,对我院收治的64例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64例,其中男患34例,女患30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5.5±岁;均明确诊断为胰腺内分泌瘤

    1.2主要临床表现

    64例患者病程时间在2个月—10年。胰岛素瘤患者具有Wipple典型的三联症,主要临床表现为:15例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反复性发作;10 例患者发生头晕,4例患者抽搐,3例患者表现为多饮、多食、易饥。胃泌素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3多发性顽固性溃疡,2例患者表现为腹泻的症状,其中患有胰高血糖素瘤全部患者表现为迁延性皮损,血管性肠肽瘤表现为低钾血症及腹泻的症状;7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中上腹部隐痛,4例患者表现为腹胀,2例患者发现腹部包快,1例患者表现为腰背部疼痛,1例患者表现为发热,1例患者表现为显著的消瘦,2例表现为恶心呕吐。

    1.3治疗方法

    64例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脾胰体尾切除术18例(28.12%)。肿瘤局部病灶切除术40例(62.50%),6例患者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包括胰漏、假性囊肿、切口感染 。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统计和分析,其中胰岛素瘤较为常见,32例(50.00%);6例为胃泌素瘤,6例为胰高血糖素瘤,2例为血管性肠肽瘤,18例 (28.12%)患者为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其中恶性肿瘤患者10例,良性肿瘤患者54例,常用诊断方法为彩超、CT;对肿瘤定性的主要采用,肿瘤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外科治疗。

    3 讨论

    3.1肿瘤情况

    6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切除病灶部位,通过术后实验室病理切片检查,明确进行诊断。其中恶性肿瘤患者10例,良性肿瘤患者54例。生长部位15例患者位于胰头,32例位于胰腺尾,17例患者位于胰腺体位置,6例患者为多发性肿瘤。肿瘤大小直径在0.6—8.5cm,其中30例患者肿瘤>2cm。良性肿瘤患者42例患者为实质性肿瘤,12例患者为囊性肿瘤,肿瘤均具有完整的包膜;恶性肿瘤患者经诊断均为实质性肿瘤,其中6例具有完整的包膜,4例没有完整的包膜。

    3.2实验室检查

    患有胰岛素瘤患者在进行血糖检测时血糖检测值均低于2.8mmol/L,在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后,血糖检测值均回归正常范围,30例患者血糖监测值较低时C肽及胰岛素升高,胰岛素的指数高于0.3;32例患者糖耐量下降,呈现低平的曲线。

    3.3影像学检查

    64例患者均进行CT及彩超的检查,其中有53例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胰腺占位病变,发病比例为82.81%,其中6例在进行MRI检查时发现,3例患者在DSA发现异常;2例患者在检查中没有发现存在占位性病变。

    3.4手术治疗

    在胰腺内分泌瘤的治疗中,外科手术治疗为最佳的治疗方法,例如在检查过程中高度怀疑患者患有胰腺内分泌瘤,但在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影响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采用剖腹探查术对其进行腹腔内探查,获得支持诊断及进行治疗的依据。手术的方案制定,应依据患者肿瘤的数量和位置等。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病灶,联合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本文中通过对64例胰腺内分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显示,结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仔细分析,详细对 CT、彩超的检查结果认真观察,可以进行胰腺内分泌瘤的转却诊断,依据患者的诊断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能够满足治疗的目的 [5] 。

    综上所述,胰腺内分泌肿瘤常见类型是胰多肽肿瘤及胰岛素肿瘤,采用彩超、CT进行胰腺内分泌的肿瘤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外科治疗;手术方法要根据患者肿瘤生长的方式及性质确定。

    【参考文献】

    [1] 汪洁, 蔡端, 张延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1):61-64.

    [2] 张嘉炜, 孟翔凌, 吴文涌, 王德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J].山东医药,2010,50(50):53-54.

    [3] 程云生, 刘弋, 曹先东.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J].山东医药,2008,48(33):67-68.

    [4] 黄新余,郑起,冯昌宁,等.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1):23-25.

    [5] 胡亚,廖泉,赵玉沛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5):381-384.

    ↑上一篇:泌尿系统肿瘤PETCT检查
    ↓下一篇: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性栓塞治疗与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