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泌尿系统肿瘤PETCT检查

    发表时间:2014-01-07  浏览次数:666次

    【摘要】讨论泌尿系统肿瘤PETCT检查。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前列腺癌首先必须与前列腺增生鉴别,其次应与膀胱底肿瘤、膀胱内血凝块鉴别,其中以MRl为最佳鉴别手段。

    【关键词】泌尿,肿瘤,PET CT 检查

    1.肾癌

    1.1临床资料

    肾脏肿瘤中,恶性者占绝大多数,其中以肾癌最常见,其次为肾盂癌和肾母细胞瘤,而其他肿瘤如肉瘤、淋巴瘤和转移瘤等均少见。肾癌典型症状是无痛性血尿、胁腹部疼痛和肾区可触及肿块.而早期小肾癌可无任何症状。肿瘤晚期发生局部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肾癌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为CT、USG和 MRI。表现典型者,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并不困难。

    现有资料显示,FDG对肾癌的诊断较为有限。大多数肾癌FDG摄取较低,对肾癌的术前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的意义在于对预后的估计有指导价值。由于FDG的摄取与肾肿瘤的生长速度相关,生长快的肾细胞癌摄取高,而生长慢的肾癌摄取明显偏低。也有资料认为对明确肿瘤的腹腔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有一定帮助。

    1.2 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

    诊断和分期 肾癌表现为肾实质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常明显突向肾外。较小肿瘤密度可均一,略低于或相当肾实质,偶呈略高密度,FDG呈不同程度摄取:大的肿瘤密度多不均匀,内有不规则低密度灶呈放射性核素稀疏、缺损,代表陈旧性出血或坏死。少数肿瘤内可见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影。肿瘤向外侵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及肾筋膜增厚;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有瘤栓时,管径增粗,内有充盈缺损且呈放射性核素浓聚。淋巴结转移常发生在肾血管和腹主动脉周围,呈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核素浓聚结节影。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FDG对肾癌的诊断的灵敏度只有77%左右。一些新的显像剂如11C-acetate(11C-醋酸盐)可能对于肾肿瘤诊断具有更大的意义。另外,应注意肾盏肾盂内放射性的干扰,使用利尿药干预后进行延迟显像有利于鉴别。

    2.膀胱癌

    2.1 临床资料

    膀胱肿瘤有多种组织类型,其中以上皮性肿瘤最为常见,约占90%,且绝大多数为恶性,即膀胱癌。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肿瘤晚期常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和器官,并可发生局部淋巴结和远隔转移。 CT和USG是膀胱癌的主要检查方法,不但能确切显示膀胱肿瘤,并有助于和其他病变鉴别,如膀胱血块、阴性结石等,还能较为准确显示肿瘤范围。膀胱癌 FDG PET病例报道不多,主要用于对膀胱外肿瘤转移的检测和肿瘤组织与瘢痕组织的鉴别。

    2.2 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

    诊断和分期 可见由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分叶或菜花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呈放射性核素浓聚,大小不等,表面可见点状钙化,常位于膀胱侧壁和三角区。部分肿瘤仅见局部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当膀胱发生壁外侵犯时,周围脂肪密度增高而出现软组织密度的条索状或肿块影。肿瘤还可侵犯周围器官,当精囊受累时,其于膀胱后壁间的脂舫间隙即精囊角消失,肿瘤还能侵犯前列腺、子宫或直肠,使形态和密度发生改变且见有放射性浓聚,多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

    3.前列腺癌

    3.1 临床资料

    前列腺癌是欧美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并不多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和环境的改变,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前列腺癌中95%以上为腺癌,偶见移行细胞癌、鳞癌,肉瘤罕见。约70%发生于边缘,常为多病灶,单个结节仅占 10%以下。肿瘤质地很硬,边缘不清,切面呈白色或灰白色。

    前列腺癌通过淋巴、血行转移,主要转移至骨、肝、肺,也可以侵犯周围组织。

    前列腺癌的诊断往往需临床、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但最后确诊则主要靠穿刺活检。FDG PET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不能很好地鉴别前列腺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但对FDG摄取较高的前列腺癌治疗后的随访是非常有用的。

    3.2 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

    诊断和分期 早期可显示前列腺内密度稍低的病灶呈放射性核素浓聚,前列腺轮廓出现轻度隆起或不规则。晚期可见前列腺明显增大,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呈放射性浓聚,肿瘤最常侵及精囊腺,精囊受侵的病例,约80%的病人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肿瘤还可通过尿道黏膜累及膀胱或直接侵犯膀胱壁,但很少侵及直肠。远处转移主要转移至骨、肝、肺等。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首先必须与前列腺增生鉴别,其次应与膀胱底肿瘤、膀胱内血凝块鉴别,其中以MRl为最佳鉴别手段。由于FDG在分化好的前列腺癌组织中的摄取相对偏低,在评价前列腺癌原发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均不高,不能很好的鉴别前列腺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文献报道运用11C-胆碱(Choline)对前列腺癌进行显像,并与FDG PET比较,认为前列腺癌及其转移灶对11C-Choline吸收较高,与周围本底对比好。

    参考文献

    [1]曹厚德.《盆腔疾病影像鉴别诊断》出版[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02期.

    ↑上一篇:赫赛汀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SKOV3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下一篇: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