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2001~2005年20303例住院患者梅毒血清筛查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37次

    作者:贾韶彤,席向红,刘鑫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实验中心,银川 750004

    【摘要】  为了解住院患者的潜伏梅毒现状,对2001~2005年20303例住院患者梅毒血清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检出潜伏梅毒202例,潜伏梅毒患者检出人数逐年增多。提示对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梅毒血清学筛查试验是及早发现潜伏梅毒并防止其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  梅毒;住院患者;血清筛查

      梅毒的病原体为苍白螺旋体(Troponema Pallidum,TP)又称梅毒螺旋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20世纪60年代我国梅毒基本消灭,80年代又发现梅毒患者,90年代逐年增加[1-2],在性病门诊中位居第四位。潜伏梅毒是指有梅毒感染史,无症状或症状已消失,物理检查、胸部X线均缺乏梅毒的表现,仅有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者[3]。WHO及我国规定:感染时间2年以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由于潜伏梅毒在临床中难于发现,因此危害性很大。近年来,随着血清学诊断技术的进展以及筛查力度的加大,检出的潜伏梅毒病例不断增加。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梅毒分布现状及特征,笔者对近5年我院住院患者中确诊的潜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20303例。经确诊潜伏梅毒患者202例。

      1.2  方法  常规抽取患者的不加抗凝静脉血2mL,及时分离血清备用。RPR由心磷脂、胆固醇、卵磷脂组成甲苯胺红溶液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TPHA由Nichols株抗原包被明胶颗粒试剂盒(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由珠海丽珠试剂厂提供,操作及判定结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3  潜伏梅毒诊断标准  潜伏梅毒又称隐性梅毒(latent syphilis),住院患者经RPR、TPPA检查阳性,既往从未诊断过梅毒且未进行正规驱梅治疗,排除血清学反应假阳性后诊断为潜伏梅毒。    2  结果

      2.1  潜伏梅毒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分布  202例患者中,男109例,女93例,男∶女为1.17∶1。年龄小于17岁的2例,20~45岁的149例,46~60岁的44例,大于60岁的9例。最小5岁,最大82岁。职业状况:工人35例,农民12例,民工38例,个体35例,服务业59例,学生3例,干部20例。婚姻状况:已婚179例,未婚23例。 5年来隐性梅毒检出患者逐年增多,呈递增趋势,见表1。

      表1  2001~2005年住院患者潜伏梅毒分布情况(略)

      2.2  2001~2005年潜伏梅毒在医院科室的分布情况  202例潜伏梅毒患者分布于我院的妇产科、普外科、泌尿科、皮肤科、内科、肿瘤科、骨科及其他科。但在泌尿科和妇产科潜伏梅毒患者较多(分别占12.38%和21.28%),各科检出人数逐年上升, 以2004~2005年最为显著(表2)。

      表2  2001~2005年潜伏梅毒的医院科室分布(略)

      *骨科21例均为男性,其中个体者11例,驾驶员7例,其他3例

      3  讨论      潜伏梅毒指没有皮肤、黏膜及内脏受累症状和体征,而血清学反应阳性者。产生主要原因:当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诱发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使体内大部分螺旋体被抑制或杀灭,另外治疗不当,用药不足,治疗不规范等也可造成潜伏梅毒。表1显示,2001~2005年我院住院患者检出潜伏梅毒人数由2例上升104例,检出人数增多不能不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关注。从2001~2003年住院筛查人数为1645例,阳性人数为15例。2004年连续从骨科、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普外科等发现潜伏梅毒,引起手术科室注意。筛查病人从2004到2005年增加至18658例,潜伏梅毒增加为187例,说明住院患者存在潜伏梅毒的危险因素。

     本组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男性病人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17∶1,与Stratigos的报道相符[4]。本组潜伏梅毒住院患者分布之广,几乎筛查科室均出现。其中妇产科、泌尿科、骨科检查患者较多,出现阳性较多。外科比内科多,这也可能与外科广泛开展手术前、输血前、输血后筛查工作有关。因此,对住院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常规筛查是必要的,尤其具有高危因素科室,如妇产科、泌尿科、皮肤科等更应加强梅毒筛查工作。筛查工作不仅可检查出患者潜在疾病而予以及时治疗,减少或避免神经性梅毒、心血管梅毒和先天梅毒的发生,还能及时发现并切断潜在梅毒的传染源,防止其向社会传播。

    【参考文献】    [1] 龚向东,叶顺章,张君炎,等.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178-182.

      [2] 全国梅毒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1990年至1994年全国38个城市检测点梅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152-156.

      [3] 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365.

      [4] Stratigos JD,KatoulisAC,HasspiV,et al.Anepid emiological study of syphilisincognited,an emerg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Greece[J]. Arch Dermatol,2001,137(2):157-160.

    ↑上一篇:宁夏一起风疹暴发的病原学调查分析
    ↓下一篇:更昔洛韦治疗成人麻疹50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