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35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5-07  浏览次数:545次

      作者:宋守荣, 杨 勇 魏羽佳, 廖 跃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皮肤科, 贵州 贵阳 500004)

      【关键词】 银屑病; 甲砜霉素;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常反复发作,全身症状重, 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2003年1月~2007年4月对35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采用甲砜霉素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9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有典型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小脓疱、脓湖、糜烂面、结痂、鳞屑。

      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62岁,平均年龄31 岁;病程20 d~28年,平均4.8年;发病诱因:有明确发病诱因29例占82.9%,不正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突然停药12例占34.3%,呼吸道感染8例占 22.9%,外用药物诱发3例占8.6%,饮酒2例占5.7%,外伤手术2例占5.7%,食物诱发2例占 5.7%,无明显诱因6例占17.1%。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者16例,有银屑病家族史者 4例;既往有32例用过糖皮质激素、中药等治疗。伴发症状:有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5 ℃~41.5 ℃),与脓疱消长平行,常伴畏寒、全身乏力、纳差等;有6例患者伴甲损害;5例患者出现沟纹舌;2例伴四肢关节肿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32例,血红蛋白下降13例,红细胞总数下降 11例;6例尿蛋白阳性;20例患者白蛋白下降, 10例轻度转氨酶升高,7例患者钙低于正常。

      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8~75岁,平均年龄36 岁;病程10 d~40年,平均9年;发病诱因:有明确发病诱因18例占75% ,不正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突然停药8例占33.3%,呼吸道感染5例占20.8%,外用药物诱发3例占12.5%,饮酒2例占8.3 %,无明显诱因6例占25 %。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者9例,有银屑病家族史者3例,既往有22例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伴发症状:有1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5 ℃~41.5 ℃),与脓疱消长平行,伴畏寒、寒颤、乏力、纳差等;有4例患者出现甲损害;3例患者出现沟纹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 19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9 例;3例尿蛋白阳性;10例患者白蛋白下降, 7例轻度转氨酶升高,5例患者钙低于正常。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清热解毒中成药(双黄莲、清开灵)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5 d,同时依患者个体情况加用抗组胺药、补液、降温、补充白蛋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外用药物对症选用。治疗组加用甲砜霉素缓释片,成人0.75 g/d,分3次口服,儿童按每天25~50 mg/kg,分3次口服,15 d为1疗程,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1.3 疗效观察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脓疱、皮损面积大小及发热、畏寒、痒、灼痛等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1]。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同时观察并记录起效时间及药物的副作用,用药15 d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复查肝肾功能。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为: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脓疱消退,红斑、鳞屑消退≥90%;显效:体温下降或正常,脓疱消退,红斑、鳞屑消退≥60%;有效:体温下降,皮损消退≥30%;无效:体温不降,皮损消退<30%或不断有新发皮疹出现。总有效率按治愈加显效计算。起效时间:体温下降或正常,皮损消退≥30%,计算起效时间。

      1.5 随访观察

      随访3个月,2例停药后复发,再次口服甲砜霉素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愈27例,治愈率为77.14%,表现为体温恢复正常,脓疱消退,红斑、鳞屑消退,显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治愈率为25.0%,显效7例,总有效率54.16%。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疗效

      2.2 起效时间

      治疗组27例病人3 d内体温下降或正常,脓疱部分消退,8例病人5 d内体温下降或正常,脓疱部分消退,全部在5 d内起效,尤其伴有明显呼吸道感染、血象高者,起效更迅速。对照组起效时间均较晚,在10 d左右。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5例患者在服用甲砜霉素后有轻微的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对症治疗后症状消除。1例患者在用药后第2周末出现白细胞下降<4×109/L,红细胞总数下降3例,血红蛋白下降4例,停药并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后查肝、肾功能正常。

      3 讨论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以泛发性无菌性脓疱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类型银屑病,在银屑病患者中占的比例不到1%,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迄今未明,认为与免疫、遗传、感染、精神等多因素有关[2,3]。近年来研究表明,免疫学机制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本病临床治疗较困难,以往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易形成激素依赖,不规范应用易导致复发或加重。本组病例中共有20例(治疗组12例)患者因不正规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为氯霉素的硝基被甲磺硫基置换生成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及免疫抑制作用,甲砜霉素免疫抑制强度为氯霉素6倍,可能通过干扰mRNA的功能,抑制抗体合成,还可抑制白细胞的游走,而起到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作用[4]。甲砜霉素抗菌作用与氯霉素相似,可抑制细菌肽链的形成,在阻止细菌蛋白合成的同时,也抑制了抗体的产生,从而呈现抗菌和免疫抑制的双重作用。氯霉素有暂时性的抑制骨髓细胞生长、白细胞下降、导致灰婴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副作用,而甲砜霉素目前尚未见此方面的报道[5,6];由于甲砜霉素在肝内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因此体内抗菌活性较高,且其副作用较氯霉素少而轻[7];而且在体内不代谢,故肝功能异常时血药浓度不受影响,连续用药在体内无蓄积现象[8]。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脓疱破后易继发感染,使用甲砜霉素治疗既有效地控制、预防感染,又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及抗炎作用,治疗反应迅速,副作用小[8]。本组资料显示: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疗效好,总有效率为88.57%,治愈率为77.14%,起效迅速,全部在5 d内起效,可迅速地改善病人的全身症状,避免持续高热,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且复发患者再次用甲砜霉素治疗仍然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晋红中,彭军,王定玺.84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140-142.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764.

      [3]付洪军,张福仁.脓疱性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新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4):218-220.

      [4]周凌,伍津津,吴先林,等.硫酸镁联合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5):319.

      [5]Owen CM chalmers RJ,O’Sullivan T.A systematic review of antistreptococcal interventions for guttate and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J].Br J Dermatol,2001(145):886-890.

      [6]金有豫.药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7-349.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资格认证中心.药学专业知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56.

      [8]赵飞,李红文,何秋波.甲砜霉素对小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4(3): 240-241 .

    ↑上一篇: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
    ↓下一篇:姜黄消痤搽剂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