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

    发表时间:2010-05-07  浏览次数:616次

      作者:张敏, 李 凯, 宋守荣, 李家锋, 余德厚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皮肤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关键词】 疱疹,带状; 老年人; 泛发性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但泛发性带状疱疹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见到的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14 d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胸部呈持续性灼痛,无胸闷、心悸等不适,在我院做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故未做特殊处理;12 d前疼痛放射到右侧背部,于右胸背部出现带状分布的水肿性红斑,其上簇集0.2~0.5 cm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遂就诊于我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及营养神经、对症止痛等治疗后疼痛减轻,皮疹逐渐干涸结痂;1 d前无明显诱因疼痛加剧,并于胸部、下腹部、双腋下出现散在簇集0.2~0.4 cm大小的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伴有剧烈疼痛,再次就诊于我科。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等其他全身不适。既往体健,水痘病史不详,否认近期接触水痘及带状疱疹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生命征平稳,急性痛苦面容,心肺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右胸背部见带状分布红斑,其上覆结痂,部分痂已脱落,尚可见部分疱壁破溃后遗留的鲜红色糜烂面,未见丘疹、水疱等;胸部、下腹部、双腹股沟、双腋下散在或簇集0.2~0.4 cm大小的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尼氏征(-),水疱总数超过20个(见图1)。诊断:泛发性带状疱疹。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细胞免疫功能,AFP、CEA等肿瘤标志物,HIV、RPR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阿昔洛韦500 mg静滴,每日2次;干扰素300万单位肌注,每日1次;多抗甲素片10 mg口服,每日3次;营养神经、对症止痛、理疗、局部外用30%藤黄酊等[1,2]。14 d后皮疹痊愈遗留色素沉着斑,疼痛明显减轻。图1 胸腹部泛发性带状疱疹

      2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在初次感染人体后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过度劳累、受凉感冒、外伤、情绪波动等情况下,病毒再活动,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病毒沿周围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皮疹一般呈单侧分布,不超过躯体正中线,双侧发生或泛发者少见。当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区域节段性损害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出现20个以上的水痘样疹时称为泛发性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临床上较为少见,但近年来似有增多,文献记载,泛发性带状疱疹一般发生在年老体弱者、手术后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半数有某种基础疾病[3~5]。刘江波等[6]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7年2月)中泛发性带状疱疹的报道,共111例,其中28例(25.2%)患者无基础疾病。该病治疗上常在抗病毒的同时加用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发病前无明显诱因,既往体健,又无其他基础疾病及肿瘤病史,病前也无使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病后全身各系统检查未提示有重要内脏器官的损害,这样无明显诱因的发生泛发性带状疱疹,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虽然目前各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仍不能排除可能有潜在的病灶侵害其免疫功能,还需要密切观察,定期进行相关方面的体检并长期随访。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各系统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考虑患者发病可能和年老体弱有关,现仍在随访中。

      【参考文献】

      [1]徐国胜,郭来兵,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77例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5):30.

      [2]魏文国,曾三武,纪黎明.可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27.

      [3]赵庆利,彭光辉,赵广.泛昔洛韦治疗肾移植后并发泛发性带状疱疹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188.

      [4]张正中.播散性带状疱疹13例报告[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6):366.

      [5]敖俊红,郝震锋,杨蓉娅,等.双侧带状疱疹1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08(2):103.

      [6]刘江波,张杏平,李明,等.泛发性带状疱疹中文文献meta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3):145-147.

    ↑上一篇:2例难治性寻常天疱疮临床治疗体会
    ↓下一篇: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35例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