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百多邦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7-21  浏览次数:899次

       周志刚 张静萍 宋玉莹 张萍 湖北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湖北 荆州

      【摘要】目的:探讨百多邦软膏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80例随机分成二组(各90例),分别用百多邦和常规药如鱼石脂、红霉素软膏等涂抹包敷患处,并进行效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90%以上,显效率为100%。结论:百多邦软膏是一种新型的外用抗生素,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感染性皮肤病;百多邦软膏

      百多邦软膏由《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也为了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我院于2007年二月开始观察该药的用药疗效至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与标准

      1.1 资料:病例共180例,男115例,女65例,年龄8个月至66岁,病程2天至半月,其中毛囊炎55例,脓性痤疮48例,脓疱疮42,脓痱35例。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75%酒精清洗患处后,将百多邦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2-3次,常规组用75%酒精清洗患处后,用鱼石脂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涂抹患处,每天2-3次,均为5天一个疗程进行观察。

      1.3 疗效标准:痊愈;脓疱消失,自觉不适症状消失。显效:脓疱明显消退,无明显的不适症状。有效:脓疱基本消退,不适症状缓解。无效;持续治疗5天,脓疱未消退,或反复发作,自觉不适症状无明显减轻。

      2.结果

      治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合计(n)总有效率治疗组8082090100%常规组51122169075%

      两组总有效率经过统计学处理,X?=28.9,P<0.01有显著差异。

      3.讨论

      百多邦软膏又名莫匹罗星,是一种新型的外用抗生素软膏,由荧光假单孢菌发酵分解产生的,具有特殊的结构,其分子中的短脂肪酸链通过和酯链接到大单孢菌酸分子。主要的抗菌方式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中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莫匹罗星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菌同时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耐药菌株也比较敏感。再则,莫匹罗星用后因迅速代谢成无活性的单孢菌酸而不宜全身给药,局部用药因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使皮肤上保持高浓度而发挥治疗作用,因此,非常适合于治疗皮肤浅表层的感染性化脓性疾病。本品应用范围广泛、无毒、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运用方便。由于本组病例较少,较深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上一篇:敛疮洗剂坐浴在混合痔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河源市2003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