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河源市2003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5  浏览次数:664次

      作者:欧湘燕,刘宪强  作者单位:河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河源 517000.

      【关键词】性病,流行,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河源市2003年性病的流行情况,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河源市性病报表资料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河源市2003年共上报性病病例1238例,较2002年下降24.92%,年报告总发病率为39.93/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数仍最高,尖锐湿疣、淋病仍居STD第二、第三位。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以20~39岁性活跃人群居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结论 2003年河源市性病发病人数下降,表明河源市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在人群中开展宣传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取得的效果明显。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在全社会开展性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加强综合监测,才能更有效控制性病的蔓延。

      Analysis of prevalent status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2003in Heyuan City.

      OU Xiang-yan,LIU Xian-qiang.(Heyuan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eyuan517000,Guangdong,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D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Heyuan City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STDs pre-vention. Methods The STD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legal month reports of the city.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adopt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Results 1238STDs cases were reported in the whole city in the year of2003,which decreased by24.92%com-pared to the year of2002,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39.93per100000,The incidence rate of NGU is the highest,CA and syphilis were the second and third diseases.The sex active population between20and39years old were the main population in the reported STDs cases.STDs incidence rate in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Conclusion The STDs cases showed descending trend in the year of2003.It maybe the outcome of STDs prevention,health education condomwidely used in population.Therefore health education and surveillance should be performed furth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STDs spread.

      Key words:STDs;Epidemiology;Retrospective analysis

      河源市2003年共报告性病1238例,为了解河源市一年来的性病流行情况,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河源市2003年性病疫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来自河源市五县一区2003年的性病疫情月报、年报报表。报表为全国统一格式,并且严格按其要求填写,病例报告按部颁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情况 2003年全市共上报性病病例1238例,年发病率为39.93/10万,与2002年(1649例)相比,年发病数下降了4.01%。

      2.2   病种构成 在各种上报性病病例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占首位,其次为尖锐湿疣,淋病报告数为第三位。与2002年相比,NGU、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的病例数均下降明显,生殖器疱疹和软下疳的病例数有所上升(见表1)。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分布 男性病例764例,占61.7%,女性病例474例,占38.3%。男女比例为1.61:1,男性病例仍占优势。其中淋病、软下疳、尖锐湿疣男性患者所占构成比重较大分别为72.4%、71.4%、61.2%,而NGU男女构成比较接近,梅毒女性构成比为58.3%则高于男性。

      2.3.2   年龄分布 性病发病以30~39岁年龄段居多(占44.3%),其次为40~49岁和20~29岁年龄段,表明性病的高危人群在性活跃人群。

      2.3.3   职业分布 主要分布在无/待业、个体、农民、干职和工人等职业(见表3)。

      2.3.4   婚姻状况构成 以已婚者为主,发病数1024例,占82.71%,同比上升;未婚者发病数211例,占17.04%,同比下降;不详3例,占0.24%。

      2.3.5   文化程度构成 主要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报告病例961例,占77.63%,其次是小学文化程度192例,占15.51%,再次为大专以上文化63例,占5.09%。

      2.3.6   患者来源 仍以本省患者居多,共报告1045例,占84.41%;外地患者193例,占15.59%,无境外患者。

       2.3.7  传染来源及传播途径 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共报告971例,占78.43%;配偶间传播共报告226例,占18.26%;通过母亲传播1例,占3.31%,不详38例。

      3   讨论

      3.1   河源市2003年性病报告数为1238例,较2002年的1649例下降了411例,年发病数下降了24.92%;年发病率为39.93/10万,较2002年的49.71/10万下降了9.78%,下降幅度较大与广东省2003年性病流行情况一致 [1] ,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的病例数均下降25%以上,NGU的报告数下降18.92%,疫情下降表明:①河源市性病防治工作通过近年加强防治宣传力度,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受感染的机会减少;②由于部分病人了解或掌握一定的治疗知识,未到医院就诊而直接到药店自购药品;③部分病人到个体医疗诊所就诊,存在漏报现象。另外,2003年出现非典疫情,河源市作为首例报告的地区,不同程度影响到娱乐场所,使性病发病人数相对减少。

      3.2   性病病种构成仍以非淋菌性尿道炎占首位,占总报告数的31.5%,其次为尖锐湿疣,淋病,分别占 27.86%和21.97%,与广东省情况一致。

      3.3   河源市2003年性病发病数性别分布为1.61:1,仍以男性为发病的主要人群 [2] ;同时,性活跃期年龄段(20~39岁)的人群发病率仍然最高。因此,应有针对性地继续对高危人群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消灭卖淫嫖娼、吸毒等丑恶现象;提高和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性病诊疗水平,早发现、早治疗病人,减少或缩短其传染机会,同时要加强行为监测的力度,提高主动防治的水平,建立性病防治的社区服务体系,开展性病防治的宣传,推广使用安全套,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 [3] ,切实有效地控制性病的蔓延。

      参考文献:

      [1]  陈永锋,孙希凤,陈文静.广东省2003年性病流行情况[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11(2):176~179.

      [2]  邹辉洪.广东省河源市1992年~2002年性病发病情况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11(1):66~68.

      [3]  叶干运.性病防治手册[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6~112.

    ↑上一篇:百多邦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9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