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加味取渊汤治疗鼻窦炎329例

    发表时间:2011-10-17  浏览次数:1285次

      作者:谢焕荣,刘华晓  作者单位:陕西府谷,府谷县老干部门诊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取渊汤治疗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加味取渊汤(柴胡、元参、浙贝、当归、栀子、辛荑、苍耳子)治疗本病329例。结果 治愈率达到98.7%。结论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排脓通窍的功效。

      【关键词】 鼻窦炎;鼻渊;中医治法;加味取渊汤

      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鼻渊范畴,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加味取渊汤治疗本病32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9例,男198例,女131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8岁。临床表现鼻窍一侧或双侧时流浊涕,或黄绿色或铁锈色脓涕,其味腥臭难闻,不易擤尽,鼻塞,头痛如锥刺钻脑,有明显的时间性、体位性,早轻午重。中学生占患病人数的72.3%。冬春季是患病高峰,占82.1%。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史。病程大多在1周~3个月,39例病程在2年以上,呈经年发作态势。

      1.2 治疗方法 加味取渊汤:柴胡、浙贝、栀子各10 g,辛荑、苍耳子各20 g,元参30 g,当归50 g。水煎食后分服,3~9剂为1个疗程,此为成人量,儿童酌减。加减法:若头痛较剧者加川芎、白芷各30 g,以宣窍止痛;若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加银翘解毒丸3丸(包煎);若浊涕黄绿如脓,腥臭异常可合五味消毒饮,若兼头晕目眩加桑叶、菊花、薄荷(后下)各10 g;若伴血涕或衄血加小蓟、生地各30 g,丹皮12 g;若体质虚弱,少气乏力,纳差者加补中益气丸3丸(包煎);若常自汗,易感者,冲服玉屏风散,每日10 g。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2~6天,临床表现消失。显效:2~6天临床表现大部消失,尚存鼻塞。有效:服药期间症状减轻,停药复发。无效:治疗2~6天,诸种症状无改善。

      1.4 治疗结果 本组329例,痊愈284例,显效有效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8%。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19岁,2000年4月诊,发热2天,伴鼻塞流清涕,经治热退,清涕变浊,时有铁锈色样浊涕,腥臭难闻,鼻塞不通,不辨香臭,鼻安页两侧压痛,印堂部更甚,早轻午重,经西医诊为鼻窦炎,予输抗生素乏效,X线片示额窦部淡黑色阴影。乃转请中医诊治,诊见舌苔黄腻,脉弦数,诊为鼻渊,予加味取渊汤加川芎、白芷、银花各20 g,服药3剂后头痛治愈,浊涕止,又服3剂诸症若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急慢性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素问•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安页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多由素体积热,上感失治误治而来。取渊汤为清•陈士铎《辨证奇闻》所载一首效方,其制方理宗《内经》之说,如谓:“盖辛荑最能入胆,引当归以补脑之气,引元参以清脑之火,如柴胡、栀子,舒胆中之郁热……”。方中柴胡、栀子清解郁热,元参、浙贝解毒消痈,现代药理研究柴胡苷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渗出作用,当归挥发油具有镇痛、消炎作用,且试验表明单味当归注射液治鼻炎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抗过敏、止血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消除鼻炎性头痛有特效,这与原方当归用90 g的经验古今暗合,且苍耳子、辛荑为治鼻渊要药,诸药合用,毒清热,浊涕止,鼻窍通,故能取得显著疗效,临床屡试屡验,效在苍耳子散之上。

    ↑上一篇: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74例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康复治疗过程的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