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康复治疗过程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1-10-14  浏览次数:675次

      作者:赵黎阳,崔玲,王琳  作者单位: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摘要】 电子耳蜗植入术使重度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可能重新获得听力,术后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让患者恢复听力,接近正常人听觉辨别能力及语言交流能力。

      【关键词】 电子耳蜗;康复

      电子耳蜗植入术的出现使那些重度耳聋的患者重新获得听力和语言的能力成为可能,尤其对那些先天性的重度耳聋的患儿,是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1]。我科在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成功的为15例患儿施行了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均取得圆满的成功。但对于这类重度耳聋的患者,手术的成功,仅仅是治疗的一个开始,繁絮而艰苦的后期康复过程,显得更加重要。

      1 临床资料

      15例患儿,男9例,女6例,年龄11个月~3岁,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

      2 康复治疗

      2.1 术前准备期 应该让患儿的家长了解人工耳蜗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使其对小儿改善听力具有强烈的愿望,但由于人工耳蜗装置只能给小儿提供重获听觉的基础,应让家长对术后的康复教育有心理和物质的准备。

      2.2 术后的康复培训 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术后均要进行调试。为了使调试准确,家长首先要积极配合听力师对患儿进行听声反应练习,使调试结果适合患儿的需要,每次调试完毕,家长要清楚所存的每个程序及应用,观察患儿对声音的反应,是否感到舒适,调整使用程序,并把患儿的平日的表现在每次调试的时候反映给调试师,使调试结果尽量达到最佳[2]。家长要在学习掌握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参与训练的全过程,在和患儿日常接触中,要注意以适当的声音、适当的距离和患儿进行语言交流,交流要自然,注意声调和声音的强度。当患儿对声音反应良好时,要鼓励患儿对声音训练的兴趣,尽可能让患儿多说多表达反复强化训练,对患儿要有十足的信心与耐心。

      3 讨论

      人工耳蜗是一种仿生物功能的人造器官。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神经性耳聋的患者恢复或提高听的感觉。这里的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是指双耳听阈大于90 dbHL听力级以上,配戴大功率助听器无效的人。但人工电子耳蜗装置不可能完全模拟正常人的耳蜗功能,获得的只是有限的听觉信息,所接收到的声音存在失真或畸变。为使聋人达到语言交流水平,术后应鼓励患者坚持长期的康复训练。我院耳鼻喉科研究了系列语言训练方法和内容,如训练对环境声、词、句子等的注意力、识别和分辨能力及听觉理解能力等。除坚持完成听觉训练课程外,叮嘱家属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使用人工电子耳蜗装置进行自我训练,如听广播、看电视等。目前,上述15例患者还在听力康复过程中,术后听力接近正常人,听觉辨别能力及语言交流能力均较术前大大提高。我们期待他们能够早日回归主流社会,与正常人同等生活。

      【参考文献】

      [1] 倪道凤,李奉荣,姜鸿,等.40 HzAERP和MLR评估聋儿听力的几点意见[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4,2:180.

      [2] 潘映辐.临床诱发电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55258.

    ↑上一篇:加味取渊汤治疗鼻窦炎329例
    ↓下一篇:下鼻甲注射得宝松对变应性鼻炎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