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张家口市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调查

    发表时间:2011-12-01  浏览次数:653次

      作者:栗晓东,谭爱荣,杨凤英  作者单位: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 哮喘;鼻炎;变应性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张家口市支气管哮喘患者237例,旨在了解该市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情况,从而为临床了解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程度,重视两者的综合治疗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和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继发于支气管哮喘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37例。其中男139例,女98例;年龄5~65岁;病程1~30年。调查表内容涉及患者的病史、症状、发病年龄、病程、发病季节、体征、伴随疾病、家族发病情况,对生活质量如睡眠、学习、工作、社交和娱乐活动等的影响程度,治疗现状等,建立相应的个人数据库档案。

      1.2 诊断标准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采用1997年海口会议指定的标准[1,2],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采用1997年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标准[3]。

      2 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237例中合并变应性鼻炎179例(75.5%),两者同时发生58例(24.5%),直系三代内有气道炎症相关性疾病家族史(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81例(34.2%)。

      3 讨论

      本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237例中合并变应性鼻炎179例(75.5%),这与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在60%~80%之间基本一致[4-6]。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患者通常为过敏体质,多有家族遗传性,本研究中患者直系三代内有气道炎症相关性疾病家族史81例(34.2%)。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气道联合炎性疾病,两种疾病常同时存在,故有学者提出“一个呼吸道,两种疾病”的新概念, 变应性鼻炎的发作常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先兆,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支气管哮喘需呼吸科和耳鼻咽喉科医师共同合作综合治疗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Bousquet J,Van Cauwenberge P,Khaltaev N.Aria Workshop Group;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8:S147334.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9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科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61267.

      4 Fox Rw,Lockey RF.The impact of rhinosinusitis on asthma.Curr Allergy Asthma Rep,2003,3:513508.

      5 Demoly P,Crampette L,Daures JP.National survey on the management of rhinopathies in asthma patients by French pulmonologists in everyday practice.Allergy,2003,58:233238.

      6 陈育智,刘传合,王德云.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234238.

    ↑上一篇:耳内镜下鼓室内注射葛根素治疗噪声性聋临床观察
    ↓下一篇:鼻内窥镜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28例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