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及防治探讨

    发表时间:2010-03-24  浏览次数:700次

    作者:张建民,袁从华,孙 宇,吕 佳,武亚洲    作者单位:(灌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灌南 222500)   【摘要】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原因,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重视并掌握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及防治原则,可有效的改变这一状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老年;治疗

      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科对106例60岁以上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就其临床特点及防治原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男性60例,女性46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4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79例,跌伤15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5例。脑震荡1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37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2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5例,复杂伤31例。全组患者均查头颅CT, 部分患者行胸部CT或头颅MRI检查。

      2 治疗 行手术治疗44 例,非手术治疗62例。其中,单侧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27例,后颅凹血肿清除+枕下减压3例,双侧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8例,钻孔引流术6例。106例均予吸氧,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神志变化。行抗休克,脱水,止血,化痰,抗感染,营养脑细胞,清除自由基,防治应急性溃疡及脑梗塞,控制血压及血糖,加强营养,防治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

      3 结果 106例患者中,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59例(55.7%),轻残14例(13.2%),重残6例(5.7%),植物生存4例(3.8%),死亡23例(21.7%)。

      讨 论

      1 老年颅脑损伤的特点 (1)神经系统协调功能低,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较差,自我保护能力下降,故道路交通伤及跌伤为其主要的致伤原因。(2)记忆力差,就诊时有的不能提供准确的病史(尤其是外伤史),故时常会有患者在内科就诊,容易延误病情。本组有11例先在内科就诊后转入外科治疗。(3)血管弹性差,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因此轻型颅脑损伤即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本组有28例自觉受伤轻微而在门诊治疗,20小时~67天时发现不同程度的颅内出血。(4)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颅腔容积相对增大,在遭受外力的情况下,脑组织易发生移动,从而撕破桥静脉或其他血管导致出血;且因其对颅内压增高的代偿能力较强,有些患者头颅CT显示有较多的出血,脑中线明显移位,但自觉症状并不明显,所以病情不易被发现,患者及其亲属亦可能忽视病情的严重性而拒绝手术。(5)基础疾病及并发症多,复杂伤多。本组合并基础疾病共92例,并发症40例,复杂伤31例。(6)由于全身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抵抗力下降,导致预后较差,死亡率,致残率高。

      2 老年颅脑损伤的防治 (1)老年患者就诊时即使无明确的外伤史,但有头痛症状或曾经有过头部外伤史的(虽然受伤较轻),均应行头颅CT检查;即使无阳性发现,均应嘱定期复查与随诊半年左右。(2)对醉酒或者短时间内神志不清的老年患者应行头颅CT检查,本组遵循此原则及时发现了6例颅内出血的患者。(3)对于有呼吸、循环危象者,应在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即刻开放气道,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我们认为:如果估计患者1周左右神志不能清醒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 。(4)手术时机的把握十分重要:神志清醒至浅中度昏迷,一侧瞳孔散大或双侧瞳孔散<1小时,脑中线移位>0.7cm,侧脑室、环池、鞍上池明显受压迫的,幕上血肿>30ml,幕下>10ml的均应早期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深昏迷合并广泛性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心肺功能不全,全身情况差的,双侧瞳孔散大>1小时的则不宜手术。(5)加强护理,鼓励患者自信心,疏导劝慰患者的紧张恐惧心里,保持最佳的心里状态,配合治疗。(6)重视基础疾病,及时预防和正确处理并发症,采用多种方法协同治疗,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晚期死亡有重要意义。控制血压及血糖,防治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等尤为重要。另外,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脑梗死较为多见。若能早期诊断治疗,对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其治愈率较高。(7)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本组患者有44例行高压氧治疗疗效明显,自觉症状减轻。(8)老年人颅脑损伤后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或营养不良,从而影响预后,应加强监测,及时处置。本组病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电解质检查1~2次/日。

     

    ↑上一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体会
    ↓下一篇: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骨科损伤的救治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