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AO有限接触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粉碎性骨折

    发表时间:2010-04-28  浏览次数:510次

      作者:王洪军

      【摘要】 目的 评估应用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于股骨下段及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住院后常规胫骨结节牵引3~5天,观察无神经、血管损伤者,采用前外侧切口,用AO有限接触的股骨髁解剖钢板固定,术后常规切口内负压引流48h,3天后开始下肢功能锻炼,2周后避免负重,扶拐行走,定期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负重行走。结果 治疗36例,达到解剖复位32例,接近解剖复位4例;随访膝关节功能,优26例,良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4.5个月)。结论 AO有限接触股骨髁解剖钢板能完成复杂髁部骨折的内固定,骨折复位满意;能达到关节面平整、内固定坚强目的,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关键词】 股骨髁解剖钢板;股骨髁;骨折;内固定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4年12月共采用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下端及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股骨下端及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右侧21例,左侧15例;年龄19~52岁,平均36.8岁。均为新鲜骨折;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9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8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4例,胫腓骨骨折3例,锁骨骨折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坠落伤7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6~13天。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伤后6~13天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选用AO有限接触股骨髁解剖钢板为内固定物。采用前外侧入路,逐层进入显露股骨髁关节面及骨折端,勿剥离或轻易取出较大骨折碎片,利用残存的解剖标志,留意碎片与髁的解剖关系,整复髁部骨片,恢复关节面和解剖形态,用2~3枚克氏针临时将粉碎髁部固定在一起,变髁间粉碎性骨折为髁上骨折,矫正股骨远端与髁部的解剖关系,恢复股骨长度,防止髁部的解剖轴与机械轴发生改变[1]。钢板塑形在股骨外侧贴附后,远端用3枚松质骨螺钉固定,近端2枚皮质骨钉固定,暂不加压,观察髁间、髁上骨质缺损情况,防止髁部变窄,必要时取髂骨缺损处填充植骨后,再加压固定,拔除克氏针,近端4~8枚皮质骨钉固定,远端4~6枚骨松质钉固定;庆大霉素盐水冲洗,置对流冲洗管,关闭切口。术后处理:术后不用外固定,切口内负压引流管48h拔除[2]。术后第3天开始功能锻炼,2周后避免负重,扶拐行走,6~8周逐渐负重行走(见图1、图2)。

      2 结果

      达到解剖复位32例,接近解剖复位4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6周,无感染、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病例。疗效评定标准:(1)优:行走无疼痛,屈膝关节大于100°。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正常26例。(2)良:行走无疼痛,屈膝关节80°~100°;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正常3例。(3)可:行走膝关节微痛,不能长距离行走,屈膝关节50°~80°;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略窄5例。(4)差:行走膝关节疼痛,影响正常工作,屈膝关节<50°;X线片示:骨折愈合,关节间隙窄,伴膝外翻或内翻2例。其中优26例,良3例,可5例,差2例,本组病例优良率达80.6%。

      3 讨论

      3.1 股骨髁部的解剖复位是手术关键 股骨髁部的解剖较为复杂,其复杂的解剖特点是为了满足与胫骨平台、髌骨协同完成膝关节特殊功能要求的最基本解剖结构,所以股骨髁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必须要求解剖复位并坚强固定,此部位骨折可造成与胫骨、髌骨与股骨关节面之间相应解剖关系的破坏,改变了膝关节正常的解剖轴与机械轴,破坏了膝关节的正常负荷传导。通过36例治疗与观察,我们体会术中准确复位和可靠固定以满足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此类骨折并发症的关键。

      3.2 AO有限接触股骨髁解剖钢板固定的优点 我们采用AO有限接触股骨髁解剖钢板固定,疗效较满意。AO有限接触股骨髁解剖钢板特点:钢板头部宽而薄,能塑形贴附于髁部,其支持部略厚而坚固,能承受较大的应力;本组病例无内固定松动、钢板螺钉断裂等机械失败情况。充分利用股骨髁的有效固定空间,达到坚强固定,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保证。

      3.3 术后控制感染能有效防止近期并发症 为预防感染,手术室严格消毒,手术者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术前30min、术后7天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能有效地降低手术感染率。本组无一例感染,这与术前和术后全面预防有关。

      3.4 术后应注意的几点问题[3] (1)术后常规切口内负压引流48h,预防切口内积液感染及肿胀加重;(2)术后常规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是内固定术后预防感染的关键;(3)股骨髁解剖钢板固定,其内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内粘连,以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691.

      2 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89.

      3 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骨科内固定,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9.

      作者单位: 816000 青海海西州,海西州第二人民医院

    ↑上一篇:老年人肱骨解剖颈骨折伴肱骨头脱位的手术治疗
    ↓下一篇: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外露临床治疗1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