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重建钉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发表时间:2011-05-19  浏览次数:523次

      作者:张刚,周晓清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淮安 223002)

      【摘要】 目的 总结重建钉治疗老年人(70 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41 例70 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经6~12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除1 例死亡外,其余40 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重建钉具有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重建钉;老年

      我们自2001年以来应用重建钉治疗老年人(70 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41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 例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龄70~89 岁,平均74.3 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合并高血压、心脏病16 例,糖尿病5 例,消化系统疾病4 例,脑血管病偏瘫2 例,呼吸系统疾病4 例。按AO分型,A1型8 例,A2型29 例,A3型4 例。受伤原因:跌伤38 例,自行车撞伤3 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常规行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完善全身检查,并对原有并存疾患请相关科室医师协助下用药物控制病情。血压控制在150/100 mmHg以下,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心、肺、肝、肾功能大致正常后手术。病人仰卧于手术台上,患侧臀部稍垫高,C型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粗隆间骨折。自大粗隆顶点向近端作一5~7 cm切口,分离暴露大粗隆顶部,于大粗隆顶点偏内前中1/3处开孔,根据髓腔情况适当扩髓,选择直径合适的重建钉。手推导向器将主钉送入髓腔,透视下调整进钉深度,保持约15°前倾角,钻孔、拧入股骨头颈2枚直径6.5 mm近端锁钉,利用瞄准器锁定远端2枚锁钉,钉尾拧入封闭螺帽(见图1~2)。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第2天可于床上端坐,并适当行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用抗凝药物,并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抗生素用至体温正常后3 d。

      图1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X线片示意图(略)

      图2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固定术后X线片示意图(略)

      2 结果

      本组除1 例术后1个月余死于脑血栓外,其余40 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0 min(50~130 min)。40 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周。无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褥疮、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按黄公怡[1]关节功能标准疗效评定,优35 例,良5 例。

      3 讨论

      3.1 手术方式的选择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手术方式应选择简单、有效、创伤小的手术。侧钢板式内固定(如DHS),手术剥离范围大、创伤大、出血多;闭合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可在局麻下手术,对人体干扰少,手术风险小,但对骨折固定的牢固性差,针道感染机会大,且造成生活极不方便;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要求大粗隆外侧皮质完整,对大部分A2型和全部A3型骨折均不适合,且抗剪力作用差,术后需穿防旋鞋,故术后不可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3.2 闭合复位重建钉的特点 髓内钉固定于髓腔内,靠近负重力线,力距短,更接近生物力学,能有效传递负荷。近端拉力螺钉、防旋钉双钉设计,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2],其钉尾较细更适合国人。闭合复位重建钉内固定手术呈非开放或半开放式,具有组织损伤小,出血少,适合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不需剥离骨折处的骨膜,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可早期活动等优点。本组无内固定断裂、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优良率达100%。

      3.3 高龄并伴有其他内科疾病不是本手术的禁忌证 股骨粗隆间骨折既往行卧床牵引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目前,手术内固定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已被公认,并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治疗可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只要条件许可,尽早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本组41 例70 岁以上患者,大部分患有内科疾病,均能耐受手术的打击,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围手术期对并存疾患的积极治疗,以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是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重建钉治疗70 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又能早期活动的优点,既达到了手术固定、避免长期卧床的目的,又克服了因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不能耐受手术的缺点。

      【参考文献】

      [1]黄公怡.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84,4(6):349.

      [2]王建辉,刘长贵.改良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附34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1):2627.

    ↑上一篇: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下一篇:抓髌器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