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病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12  浏览次数:515次

      作者:刘晖,曾伟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膝关节病;疗效分析

      膝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形式,尤其好发于老年患者。疾病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便,造成身心的损害。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手段,可用于治疗多种膝关节疾病,对晚期膝关节病也有很好的疗效[1]。我院在临床应用此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骨科收治的58例膝关节病的患者,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5±14)岁。患者膝关节病类型包括:骨性关节炎3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既往接受过膝关节镜手术11例。58例包括患膝65例。病程在5个月~21年,平均(6.7±2.5)年。临床检查患者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58例,膝关节肿胀47例;膝关节伸直受限36例;膝内翻50例,膝外翻8例。经过X线检查,患者有明显的膝关节间隙变窄。

      1.2 手术方法

      术前为患者常规极易抗生素治疗。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或采用气管插管实施全麻进行手术。术后采用仰卧位。并使用气囊止血带。待麻醉完成后,为患者行前正中切口,一般切口长20 cm。从髌骨内侧将关节腔打开。首先为患者进行滑膜、交叉韧带及半月板的切除和关节的松解。使患者整个膝关节的股骨远端和与胫骨近端的关节面能够完全暴露,随后进行股骨远端和与胫骨近端的截骨。截骨完成后,为患者安装假体试模。分析假体的下肢力线是否合理,安装后关节松紧程度是否适宜,髌骨的运动轨迹是否完全。将关节腔彻底进行冲洗,随后调配合理的骨水泥。安装好股骨远端和与胫骨近端的假体,再次对关节腔进行冲洗。松开患者的止血带,彻底止血,常规留置关节内引流管。将关节腔关闭,缝合切口,并进行加压包扎。术后将患者下肢抬高,手术后第1天可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术后2 d将引流管拔除。术后第3天可进行膝关节的活动。如情况允许,可在手术后第4天下床活动。为患者进行抗炎、止痛及预防血栓形成等治疗。

      1.3 HSS评分

      采用HSS评分法为患者进行评定。其中包括:疼痛30分,膝关节功能22分,膝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膝关节屈曲畸形10分,稳定性10分。患者采用拐杖,有伸直滞缺及外翻情况,为减分项目。评价手术优良率:85~100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尚可,59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手术后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术中出血量450~1 100 ml,平均(621±50)ml。患者在手术后4~7 d可下床活动。术后14 d视切口愈合情况将缝线拆除。58例均接受了我院的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10~20个月,平均(14.4±2.8)个月。58例均表示满意。所有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后HSS评分(84±8)分与治疗前(3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膝残留有6°的内翻情况。患者手术优41例,良20例,可4例,优良率为93.84%。

      3 讨论

      膝关节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其不但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为患者造成活动障碍等情况,很多患者在患病后,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给家庭及经济带来负担。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近几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手术,其主要用于有严重的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其适应证较多,对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无疼痛和畸形,并在功能位长期融合的膝关节等效果较差[2,3]。

      经过我院对58例的手术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手术的注意事项如下:(1)根据手术适应征对患者进行筛选。如患者尚未达到需要采用此手术的严重程度,实施此手术效果并不明显[4]。如患者属于禁忌证范围,强行使用此手术方法,可造成手术失败。(2)术中加强对患者下肢力线的矫正,使软组织达到平衡,并保证髌骨的滑动轨迹正常。(3)手术医生要具有熟练的技巧,有丰富的解剖学知识,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手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感染几率。(4)提高对术后康复锻炼的重

      视程度。在患者手术麻醉消退后即可开始进行患肢的锻炼,以防止粘连等情况出现。功能锻炼可采用CPM机进行[5,6]。此外,为了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扩血管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对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病,其术后随访工作十分重要,在随访过程中,要嘱患者定期检查,并坚持锻炼,以提高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霏霰,吴齐英.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260例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55-2256.

      2 王亮,甄相周,郭前进,等.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病86例98膝.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4845-4847.

      3 朱国兴,杨玉生,施克勤,等.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后关节囊切断松解的应用.江苏医药,2007, 33:877-879.

      4 吴小春,韩为,路晓,等.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20例体会.临床骨科杂志, 2010,13:221-222.

      5 陈述祥.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骨关节疾病52例.临床骨科杂志, 2006, 9:111-113.

      6 董纪元,王继芳,卢世璧,等.全膝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疾病的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康复, 2008,6:1437.

     

    ↑上一篇:双重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下一篇:骨科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