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联合植皮及皮瓣移植治疗3、4期褥疮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5-07  浏览次数:590次

      作者:梁润林,吕游,刘先银  作者单位:1.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骨科,广东东莞 523018;2.解放军88医院骨科中心,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 观察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联合植皮及皮瓣移植治疗3、4期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3、4期褥疮患者,创面先行清创及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行封闭负压吸引,7~10d后应用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方法覆盖创面。结果 本组18例创面经智能封闭负压吸引7~10d后,感染得到控制,除骨外露处无肉芽组织生长外,其骨外露周边软组织缺损处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全部一次成活。结论 智能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对3、4期褥疮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 智能负压吸引,褥疮,植皮,皮瓣移植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的变性坏死。3、4期褥疮创面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具有疗程长、疗效差等缺点。皮瓣移植虽可修复骨外露创面,但因感染等原因使手术具有较大风险[1]。而且,4期褥疮骨外露创面周缘常有一定范围的软组织缺损,创面感染坏死组织多,界限不清,处理棘手。我科自2006年以来应用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联合植皮及皮瓣移植治疗3、4期褥疮,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17~78岁,均为外伤或脑血管意外致截瘫患者;3期褥疮12例,4期褥疮6例。褥疮部位:尾骶部13处,髋部4 处,足跟部1处。创面应用智能封闭负压吸引后采取游离植皮12例,局部皮瓣移位术5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1例。

      1.2 材料

      智能负压吸引器(ZN100,山东威海迈帝医疗);内置外科引流管(洁瑞,山东威高);透明密封贴膜(帖可舒,山东东华医疗),面积约为20cm×15cm;无菌棉质纱布;油纱。以上材料均置消毒袋内密封保存。

      1.3 治疗方法

      手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手术行褥疮创面清创术。将贴膜按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将第一层透明贴膜(底膜)覆盖到创面合适的位置上。将一块油纱片置于创面基底,将一块大的纱布剪裁成合适的大小,以适合创面,但是要让纱布足够大以能够折叠而夹住引流管。将纱布折叠,引流管在中间做成“三明治”。整体上讲,纱布包裹着引流管下面放上油纱片。第二层透明贴膜(顶膜)盖在底膜上,同时也盖住了敷料和一段引流管。将第二层膜收聚包绕引流管,以确保围绕引流管的地方密封良好。另一端连接长的软管连接智能负压吸引器。打开泵后面的开关,设定理想的负压(一般为80~120mmHg),设定间隔时间(一般启动5min,停止2~3min)。间隔3~5d更换敷料一次。7~10d后去敷料行二次手术,再次手术时应用游离植皮或皮瓣移位或移植术覆盖创面[2]。

      1.4 结果

      18例患者经7~10d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后,去掉敷料后见4期褥疮骨外露创缘周边少许肉芽组织生长,创面仍有骨外露,但其余创面均可见肉芽组织生长新鲜,触之易出血,6例行细菌培养均阴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植皮一次成活,同期行皮瓣移植或移位术覆盖骨外露创面均获成功。随访6个月者10例,皮瓣均恢复大部分感觉,外形满意。

      2 讨论

      局部负压(TNP,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治疗在医学上的应用已有数十年历史。1952年Raffe通过对皮瓣转移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分析,首次应用负压引流方法预防皮瓣转移术后并发症。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局部负压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放宽,包括预防术后感染、积液,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创面等,该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不断得到发展和推广并沿用至今。Deva等[3]采用TNP治疗对30例具有严重创面的患者进行管理,平均治疗35d后,其中26例获得痊愈,创面菌群数量明显减少,并发现该方法用于短于6周的急性创伤效果更好。Mouёs等[4]将TNP治疗方法用于急性、创伤性、感染性、慢性全厚创伤的患者,通过随机研究对比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医疗费用,结果发现采用TNP治疗虽然增加医疗材料费用,但明显降低了护理及住院费用,两种方法的总费用基本持平,但以TNP治疗的患者获得更短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Mouёs等[5]继续通过前瞻性随机研究对比局部负压治疗与传统方法对严重创伤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采用TNP治疗可获得更快的伤面愈合和更短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主要由智能负压吸引器、内置外科引流管、透明密封贴膜构成。智能负压吸引器能够产生持续性或节律性负压;内置外科引流管能将负压泵产生的负压传递到创面;透明密封贴膜能够为创面创造封闭环境,维持负压。目前认为,该疗法能够快速增加创面内的血管血液流量,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并具有充分引流、减轻水肿、抑制细菌生长、预防感染的作用,从而加快创面愈合,或为二期手术修复创面创造条件。临床上3、4期褥疮创面常因失去神经营养肉芽组织生长,其效往往不理想,且感染严重,需经多次换药后才能控制感染。我们应用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联合植皮及皮瓣移植治疗3、4期褥疮,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庄永表, 傅小宽, 杜冬,等. 游离组织瓣移植与外固定器固定对创伤性下肢组织缺损的修复[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4,27(3):161163.

      [2]喻爱喜, 余国荣, 邓凯,等. 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6,29(3):219220.

      [3]Deva A K, Buckland G H, Fisher E, et al. 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 in wound management[J]. Med J Aust, 2000,173(3):128131.

      [4]Mouёs C M, van den Bemd G J, Meerding W J, et al.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TNP on fullthickness wounds[J]. J Wound Care, 2005,14(5):224227.

      [5]Mouёs C M, van den Bemd G J, Heule F, et al. Comparing conventional gauze therapy to vacuumassisted closure wound therapy: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trial[J].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7,60(6):672681.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闭合复位动力髋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