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

    发表时间:2010-05-18  浏览次数:606次

      作者:黄强 应可净 邵方淳 作者单位:315020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黄强) 31001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应可净 邵方淳)

      关键字: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常引起患者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危重症,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各种类型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1,2]。纳洛酮作为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发挥治疗作用[3]。作者应用NIPPV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5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4]。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62~87岁;病程5~20年。治疗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63~85岁;病程4~20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咳、痰、喘息症状及意识障碍,动脉血PaO2、PaCO2值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止咳祛痰,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同时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 通气。初始吸气压力4~8 cmH2O,呼气压力2~4 cmH2O,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调节氧流量和压力水平,吸气压力10~20 cmH2O,呼气压力4~8 cmH2O。维持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90%。要求首次NIPPV持续时间需达2 h以上,前3d保证每日累计时间达8 h,后可逐渐减少无创通气的时间,应用无创正压通气3~5d。治疗组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4mg/支),首剂负荷量0.8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注,以后每日给予纳洛酮4mg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用微泵24h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d。

      1.3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咳、痰、喘症状明显改善,在24h内由谵妄、躁动、昏迷转为清醒。有效:治疗后咳、痰、喘症状有改善,意识在24~48h内转为清醒。无效:治疗48h后咳、痰、喘症状,意识及PaO2、PaCO2无改善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分析;计量资料各项参数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使用SPSS 11.0版统计软件。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见表2。两组在咳、痰、喘症状,意识状态及PaO2、PaCO2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在治疗48h后更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注:经χ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略)注:治疗前后组内对照,△P<0.01;治疗后组间对照,P<0.05

      3 讨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支气管-肺部感染和气道阻塞加重,加上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患者本身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使原已处于疲劳状态的呼吸肌更加疲劳,出现通气泵衰竭。NIPPV通过设定吸气压力及呼气压力,具有同步性和自动漏气补偿功能,加用适当的外源性PEEP对抗内源性PEEP,减少吸气负荷,减少呼吸功,有利于呼吸肌疲劳的恢复。同时,NIPPV能降低COPD患者心脏负荷,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量,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临床研究证实,在机体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时,体内的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5],β-内啡肽系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丘脑和垂体,β-内啡肽能抑制呼吸中枢,减少呼吸冲动,使呼吸动力进一步不足,导致呼吸困难,每分钟通气量下降,使低氧及高碳酸血症更趋严重,形成恶性循环[6]。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心、肺、脑及循环功能损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多表现为躁动、谵妄,甚至昏迷。本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经治疗后,两组在咳、痰、喘症状,意识状态、PaO2、PaCO2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P<0.01)。作者认为在治疗COPD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时,积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同时加用NIPPV是有效方法,而NIPPV联合纳洛酮的疗效则更优于单用NIPPV。如能早期联合应用NIPPV和纳洛酮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Brochard L. Wha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mak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work. Care Med,2002,28(6):2139~2140.

      2 Mehta S, Hill NS.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540~577.

      3 孟宪芳.纳洛酮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进展.综合临床医学,1997,13(6):500.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

      5 陈天铎,董晨明.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作用的评价.急诊医学,2000,9(1):5~7.

      6 季蓉,何权瀛.内源性阿片肽在呼吸调控中的作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7):440.

    ↑上一篇: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6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来立信介入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