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HCV病毒载量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病变关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2-06-07  浏览次数:616次

      作者:于国英,李绍连,王丽芳,李俊娟  作者单位:西宁市,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于国英);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绍连、王丽芳、李俊娟)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幽门螺杆菌 HCV载量

      本文对慢性丙肝患者40例进行内窥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的改变情况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载量的关系、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6至2008年我院住院已确诊慢性丙肝患者40例进行胃镜检查及HCV RNA的测定,一部分行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查。其中男32例,女8例;男女比例4∶1,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1岁;慢性丙型肝炎轻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10例,选择病例的标准:所有病例抗HCV阳性,且HCVRNA阳性,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即往均无胃病史,排除甲、乙、戊、丁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及药物性肝病。

      1.2 方法 采用日本的FUJINON450型上消化道电子内窥镜,所有病例的内镜和H.pylori均有经验丰富医师进行,内镜分类依据我国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2],并在胃窦部取黏膜1块,做H.pylori的检测。H.pylori感染阳性的标准: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胃窦)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快速尿素酶试剂由珠海市克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HCVRNA定量采用荧光免疫实时定量法,试剂由广州达安基因有限公司提供,检测采用美国伯乐IQ5PCR扩增仪,按说明书操作并判断结果,丙肝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内窥镜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内镜下的病变

      诊断检出率(%)慢性浅表性胃炎(n=22)55.0慢性胃炎伴胆汁返流(n=16)40.0慢性萎缩性胃炎(n=3)7.5胃溃疡(n=1)2.5食管炎(n=1)2.5急性胃黏膜病变(n=1)2.5十二指肠球炎(n=1)2.5无异常发现(n=1)2.5

      2.2 H.pylori感染 其中20例进行胃黏膜H.pylori检测,H.pylori感染10例(50%)。

      2.3 HCV载量与胃黏膜病变检出率的关系,见表2。表2 HCV载量与内镜下胃黏膜检出率的关系

      3 讨论

      本组资料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胃黏膜病变检出率90%,病变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多见,很少引起食管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说明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损害明显,目前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胃黏膜损害机制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肝炎病毒释放出的毒素物质可直接损害胃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宿主免疫应答所造成的病理性免疫损伤,包括体液、抗体、免疫复合物和细胞免疫损伤,可能是引起肝外表现的主要原因[3]。胆汁返流是幽门功能不全的表现,丙型肝炎胃黏膜表现与胆汁返流的关系密切,病毒性肝炎引起胆汁反流可能与肝炎病毒对幽门扩约肌的杀伤和病毒释放的毒性特质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有关[4]。

      本组资料20例肝炎有10例H.pylori感染,总检出率50%,与胃部疾患的H.pylori感染率49.1%相近。说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旋菌的感染率未增加,丙型肝炎和幽门螺旋菌对胃黏膜病变有各自的发病背景,二者无相关性。丙型肝炎病毒载量高低与疾病进程有密切关系,但从资料看丙型肝炎病毒载量高低与胃黏膜改变无相关性,因例数较少需扩大病例证实。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多伴有消化道症状,内镜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胃黏膜损害较多,故在治疗中应重视其在胃黏膜病变在疾病进展的作用,加强防护措施,在保肝治疗同时,也要考虑到保护胃黏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传染病信息,2000,13:141150.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00,20:199201.

      3 张小兆.病毒性肝炎胃黏膜变化的初步观察.实用内科杂志,1990,10:141.

      4 李又平,张燕萍,刘建芳.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胃黏膜改变.中华肝脏杂志,2001,8:101.

    ↑上一篇:开壅通瘀饮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利咽汤治疗慢性咽喉炎70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