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利咽汤治疗慢性咽喉炎7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07  浏览次数:593次

      作者:傅火生,简冬斌  作者单位: 江西新余,新余市高新区马洪卫生院

      【关键词】 慢性咽炎;利咽汤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内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往往给人们不易治愈的印象。有人统计慢性咽炎发病率占咽喉部疾病的 10%~12%,多发生于成年人,城市发病率高,尤其以教师、歌手等居多。由于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许多不适。该病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最早见于《内经》, 如《素问 ?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以“虚火喉痹”居多。临床上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和检查体征,即可明确诊断。一般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萎缩性咽炎。本院自2005年起使用自拟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7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43例,女2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30岁;病程1年~10年,平均3年;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共46例,慢性肥厚性咽炎20例,慢性萎缩性咽炎4例。

      1.2 诊断标准

      (1)有屡发急性咽炎的病史;(2)曾患有鼻腔疾病,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其他全身性疾病;(3)常在刺激性气体或多粉尘环境中生活,嗜烟酒和刺激性食物等诱因;(4)有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1.3 治疗方法

      利咽汤:桑叶6g,菊花6g,橘络6g,五味子6g,南沙参12g,蝉衣6g,生甘草10g,瓜蒌皮10g,薄荷6g(后下),乌梅6g, 上方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治疗结果。

      2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1)痊愈:咽部黏膜无充血,咽部症状消失1~6个月内未见复发者。(2)显效:咽部充明显减轻,增生的淋巴滤泡显着消退。但未全消失,咽异感明显改善,3个月内未见复发者。(3)好转:咽部充血减轻,自觉症状有所改善,3个月内未复发加剧症状者。(4)无效:经服中药6个疗程以上,咽部充血和症状仍无减轻者。

      2.2 治疗结果

      显效52例,占74.3%;有效14例,占20%;无效4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3 讨论

      中医认为手太阴肺经的经络循行于中焦,从咽喉横出腋下,“咽喉为肺之门户,慢性咽炎主要病机是肺燥伤津,本病其治大多在肺”。方用桑叶、菊花、橘络、五味子、南沙参、蝉衣、生甘草、瓜蒌皮、薄荷、乌梅。全方具清热解毒、养阴敛肺、消肿利咽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是经常受外部的感染或反复刺激引起的咽部病变,过去认为女性多于男性,本资料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嗜好烟酒有关。部分患者可发现有原因疾病存在。凡顽固咽炎久治不愈者,应分析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他症状。去因治疗是防治慢性咽炎的重要措施。如鼻腔疾病的治疗,病灶扁桃体的摘出,纠正便秘和消化不良,禁绝烟酒的外界刺激甚为重要。少数患者与情志不遂有关,故治疗中应细心开导消除顾虑,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使心情舒畅,同时做到饮食合理,以清淡为宜,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慢性咽炎治疗方法甚多,但很有效的疗法仍缺发。口服中药治疗慢性咽喉部炎症,不仅疗效满意,而且操作简单,治疗中患者无任何痛苦且易于接受,疗效明确。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慢性咽炎有很广阔的前景及良好的预后。如何进一步探索中药治疗作用及剂量、疗程、配方规律等,还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反复实践,为慢性咽炎患者创造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治疗咽喉部慢性炎症,确有明显效果。中医认为手太阴肺经的经络循行于中焦,从咽喉横出腋下,“咽喉为肺之门户,慢性咽炎主要病机是肺燥伤津,本病其治大多在肺”。方用桑叶、菊花、桔梗、五味子、南沙参、蝉衣、生甘草、瓜蒌皮、薄荷、乌梅。全方具清热解毒、养阴敛肺、消肿利咽之功。慢性咽喉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斌.养阴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44例.陕西中医,2005,26(6).

      2 武宜莲.中药治疗慢性咽炎.中西医杂志,1996,9(1): 34.

      3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 王浩国.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5 广州医学院.中医耳鼻喉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9.

    ↑上一篇:HCV病毒载量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病变关系的探讨
    ↓下一篇:血浆B型脑钠肽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衰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