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1-04-19  浏览次数:512次

      作者:施少林,张波勇 作者单位:1.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2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 目的:调查我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内科2006年1至12月3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占同期感染性腹泻的21.5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影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常见致病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克林霉素等,均为静脉滴注给药。结论:静脉注射抗生素可引致腹泻,因此医师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应加以注意,特别是对老年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由低级到高级频繁更换抗生素,以避免药源性腹泻的发生。

      【关键词】 抗生素 腹泻 调查分析

      腹泻(Diarrhea)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指原来的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每日排便量达200 g以上,每日次数超过3次,粪便稀薄,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 %,可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1]。抗生素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会导致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及造成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非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2]。

      为了解我院应用抗生素出现的相关性腹泻的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医院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月至12月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者。

      1.2 方法

      自制调查表,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入选病例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所患病症、住院天数)、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物、腹泻症状、治疗情况等进行调查。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诊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30例,占同期85例院内感染性腹泻患者的35.3 %。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岁~80岁,< 65岁的10例,>65岁的20例;平均住院时间36.5 d(8 d~80 d)。30例患者分别来自呼吸科、急诊科、消化科、心内科。其原发病主要有:癌症8例、脑血管病合并感染6例、冠心病合并感染7例、肝胆疾病7例、糖尿病合并感染2例。有18例患者用药前肝功能异常、8例患者肾功能异常。

      2.2引起腹泻的药物有7种,共用药50次。给药方法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平均用药6 d后出现腹泻,药物的用量均在说明书指定的正常成人用药剂量范围内。30例患者中有11例同时使用2种抗生素(主要为克林霉素与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与氟喹诺酮类联用),其余19例患者使用单一抗生素。具体用药情况(见表1)。 表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用药情况(略)

      2.3病原学检查

      在30例患者中,粪便普通细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有8例患者粪便涂片中发现真菌孢子。其他22例患者粪便涂片结果为球杆菌比例失调(少部分G-杆菌、大部分G+球菌及G-球菌)。

      2.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

      一般措施为停用抗生素,应用抗炎药、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及止泻药等治疗。现已证实,抗生素引起的腹泻近半数假膜性肠炎,是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为厌氧G+菌,存在于人的肠道和粪便中[5])的毒素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选用氟康唑和大蒜素抗真菌及抗感染治疗,假膜性腹泻首选甲硝唑,剂量200 mg ~400 mg,3次/d ~4次/d,餐后服用,疗程7 d ~10 d。也可用蒙脱石(思密达)止泻。并应用微生态制剂:复合乳酸菌、双歧三联活菌(贝飞达、金双歧)等调整肠道菌群。30例中均给予抗炎药物及微生态制剂治疗。

      2.5 转归

      所有患者用抗生素前大便均为1次/1 d ~2 d,应用抗生素引起腹泻时平均排便8.1次/d,经过平均约8 d治疗,患者的排便次数减为1.5次/d。除了1例患者因冠心病死亡外,其他患者均治愈。

      3 讨论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与所用药物的种类有关,其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为主),克林霉素次之。这与抗生素的使用多少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在50次用药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23/50,其次是氟喹诺酮类10/50,克林霉素6/50。从出现腹泻的时间上来看,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曲松钠以及青霉素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引起相关性腹泻。这与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对肠微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有关。广谱抗生素长时间应用,抑制肠道内正常菌群,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5]。30例中,>65岁的20例(67 %),肝功能异常者18例(60 %)。老年患者和肝功能异常更容易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0例治愈率为96.7 %,但治疗腹泻使患者费用增加。因此,医师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应加以注意,特别是对老年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由低级到高级频繁更换抗生素,应该优化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以避免药源性腹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其奎. 消化疾病诊断学 [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89-392.

      [2]郑松伯. 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4,10(3):183-187.

      [3]梁丕霞,赵志刚,高晨,等.治疗指南-胃肠病分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4]Bartlett JG.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J]. N Engl J Med,2002,346(5):334.

      [5]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34-1918.

    ↑上一篇:成人感染性腹泻与饮食的关系分析
    ↓下一篇: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