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老年与中青年胃溃疡的临床比较

    发表时间:2011-07-06  浏览次数:503次

      作者:王红彬 作者单位:(吉林市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吉林 132001)

      【关键词】 老年,中青年,胃溃疡,胃镜检查,临床比较

      国内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65 岁人群胃溃疡患病率为5.2%,≥70岁患者病率增至8.5%〔1〕。本文对老年胃溃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至2005年经胃镜检查证实的胃溃疡416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1)老年组120例,男96例,女24例,年龄60~86岁,平均69岁,病程1月~25年。(2)中青年组296例,男198例,女98例,平均年龄34岁,病程10 d~10年。详细询问是否有吸烟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及相关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服药史等。调查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出血、贫血等。

      1.2 胃镜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并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溃疡改变,109例经过2次胃镜检查,50例经过3次胃镜检查,60例复查病理活检,均除外胃癌。

      1.3 治疗方法 应用抑酸药物,主要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其次选择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应用6~8 w。有HP感染者,要严格清除治疗,常用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甲硝唑+羟氨苄青霉素或铋剂+甲硝唑+克拉霉素,应用1 w。治疗中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影响或干扰,如:铝剂可加重便秘,前列腺肥大者应用抗胆碱药更易发生排尿困难,西咪替丁对老年人有精神反应,剂量宜减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因 老年组:HP感染83例(69.17%),吸烟史48例(40.00%),NASID服药史31例(25.83%)。中青年组:HP感染179例(60.47%),吸烟史97例(32.77%),NASID服药史28例(9.46%)。说明老年组HP感染率较中青年组略高(P<0.05),NASID服药率较中青年高(P<0.05)。

      2.2 临床表现 老年组:上腹部疼痛64例(53.2%),无疼痛56例(46.8%),反酸31例(28.2%),出血、贫血57例(47.6%)。中青年 上腹部疼痛266例(89.9%),无疼痛30例(10.1%),反酸249 例(84.2%),出血、贫血72例(24.3%)。老年组上腹部疼痛症状减少,而出血、贫血发生率高。

      2.3 胃镜检查溃疡部位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胃角和胃窦溃疡检出率都较高。胃体、胃底溃疡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见表1。两组溃疡直径比较,老年胃溃疡直径大,面积大。见表2。

      表1 胃镜下胃溃疡发生部位的比较(略)

      与青年组比较:1)P<0.05

      表2 胃镜下胃溃疡直径(cm)的比较(略)

      2.4 疗效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HP清除率基本没有差别,达90%。应用抑酸治疗,两组溃疡愈合无明显差别。老年巨大溃疡一旦出血不易制止,宜择期手术。并发胃穿孔是手术指征。对已作胃切除的老年人应观察有无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及残胃癌。

      3 讨论

      溃疡病发病机制有4方面:(1)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2)HP感染。(3)NSAID应用〔2〕。(4)胃黏膜屏障防御机制受损〔3〕。老年溃疡特点是:(1)疼痛无周期性和节律性,易误诊为食管癌、心绞痛和胃癌,临床常以严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为首发症状。(2)溃疡直径大,一般为2.0~3.0 cm,50%并发出血,30%死于出血。(3)溃疡部位随增龄而上移。(4)当溃疡直径>3 cm时,恶变率可达10.7%。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及骨关节等疾病发病率升高,长期服用NSAID者增加,相关性溃疡发病率持续上升,并使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危险性增加4~6倍〔3〕。本文与NSAID有关的溃疡老年组(25.83%)明显高于中青年组(9.46%)(P<0.01)。老年人长期大量吸烟,使胃酸分泌增加,减少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使幽门括约肌张力减低,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也是老年性溃疡不易愈合及容易复发的因素。HP感染老年组略高于中青年组,可能与老年人清除HP的能力降低有关。老年人溃疡深大,其原因有:(1)老年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治疗不规律,少数患者选择药物不当使疗效降低;(2)老年人胃黏膜萎缩,动脉硬化使胃黏膜血流减少,上皮细胞再生能力较差,溃疡修复慢;(3)老年人胃动力障碍,胃排空减慢,胃内残留物增加,对溃疡面的损伤增加。老年胃溃疡高位发生率增高,而且胃体、胃底溃疡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原因可能为:(1)老年慢性胃黏膜炎症随着增龄由胃远端向近端移位〔4〕,胃黏膜萎缩面积广且向近端胃移行;(2)NSAID对胃黏膜的损伤以胃底、胃体上部为主;(3)老年人胃黏膜血管硬化所致缺血性改变主要位于高位区域。

      【参考文献】

      1 于皆平.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3841.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677.

      3 Gilinsky NH.Peptic ulcer disease in the elderly〔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1990;19:255.

      4 Langman M.Population impact of strategies designed to reduced peptic ulcer risks associated with NSAIDs use〔M〕.Int J Clin Pract Suppl,2003;135:38.

    ↑上一篇: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不同手术术式与预后的关系
    ↓下一篇:曲美布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