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高原临床与血尿酸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0-04-28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扎拥,成华金,吉 宗

      【关键词】 高原系

      高原系指海拔3000 m以上,能激发机体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环境及高度,高原的自然环境具有空气稀薄,寒冷、风大、干燥和日光辐射强的特点,其中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是高原环境影响机体的主要因素。人体进入高原后,受到以低氧、低气压为主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全身各系统从器官水平到分子水平,从功能到组织结构多发生一系列变化,功能改变是指“高山反应”而言,即缺氧引起的各系统功能发生的暂时紊乱,并产生相应的症状,其功能紊乱的程度,相应症状的轻重及持续时间与海拔高度,进入高原时间,季节、活动及个体差异有关。机体为了适应高原环境,从内环境不平衡到平衡,机体发生一系列改变,从而引起高原疾病[1]。

      1 尿酸的生成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是尿酸的直接前体,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次黄嘌呤氧化为黄嘌呤,黄嘌呤氧化为尿酸[1]。在人体,尿酸的主要来源为内源性,大约占总尿酸的80%,从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食物而来的仅占20%,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同位素显示和跟踪研究显示,正常人体内尿酸值平均为1200 mg。每天产生约750 mg,排出500~1000 mg,约2/3经尿排泄,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在正常人体内,在血液循环中99%以上以尿酸钠盐(简称尿酸盐)形式存在,血清尿酸盐波动于较窄的范围,根据国内资料,男性平均为5.7 mg/dl,女性为4.3 mg/dl。

      1.1 原发性尿酸增多

      1.1.1 尿酸排泄减少 主要是由肾脏尿酸排泄障碍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包括肾小球尿酸滤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多,肾小管尿酸分泌下降,以及尿酸盐结晶在泌尿系沉积,在痛风患者中常见[1]。

      1.1.2 尿酸生成增多 尿酸排出减少,限制嘌呤饮食。酶的缺陷。痛风患者中尿酸生成增多不足10%。酶的缺陷导致尿酸生成增多的原因:(1)PRPP合成酶活性增高,PRPP量增多;(2)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的浓度或活性增高,对PRPP的亲和力增强,降低了对嘌呤核酸核糖免疫反馈作用的敏感性;(3)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部分缺乏,使鸟嘌呤转变为黄嘌呤核苷酸及次黄嘌呤转变为次嘌呤核苷减少,以致对嘌呤代谢的负反馈作用减弱;(4)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强,加速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黄嘌呤转变为尿酸,上述酶缺陷可引起痛风[1]。

      1.2 继发性尿酸增高

      (1)由肾的疾病导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以致尿酸生成增高,某些药物抑制尿酸的排泄等多种原因,导致高尿酸血症。(2)特发性高尿酸血症不明原因。

      2 缺氧与尿酸

      高原缺氧使体内乳酸浓度增高,而血乳酸浓度升高,能竞争性的抑制血尿酸的排泄,引起尿酸增高[2]。高原缺氧环境,红细胞增多,产生嘌呤代谢产物尿酸自然较非HAR增多人群多,所以HAPC患者必然内源性细胞分解产物增多,引起高尿酸增多,引起痛风[2]。高原缺氧环境容易导致乳酸或酮的浓度增高时肾小管的尿酸排泄受到竞争性的抑制而排出减少,易致尿酸增高,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肾脏功能,进一步导致尿酸增高。 高原缺氧促进乳酸生成增多,促使尿酸生成增多,加上高原环境及高原高脂饮食习惯,容易诱发致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3]。 高尿酸血症者如果伴有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可以加重胰岛素抵抗,引起病情的发展[4]。临床早期检查尿酸,对早期诊断及预防高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2 牟信兵,李素芝.高原医学.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312-313.

      3 王森,赵冬.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现状.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0):860-862.

      4 柳洁,康文娟,程瑞迎,等.肥胖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尿酸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5):330-331.

      作者单位: 850000 西藏拉萨,武警西藏总队医院

    ↑上一篇:外周T细胞淋巴瘤致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1例
    ↓下一篇:Rh抗体致肿瘤患者输血反应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