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外周T细胞淋巴瘤致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1例

    发表时间:2010-04-22  浏览次数:556次

      作者:牟逸晴,何兴梅  作者单位: 730050 甘肃兰州,武警甘肃总队医院内一科

      【关键词】 白血病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8岁,因“上腹痛、牙龈渗血、头晕2个月”于2004年8月13日入院。查体:T 37.4℃,BP 120/75mmHg,精神欠佳,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肺未见异常,心率10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平软,上腹、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RBC 1.29×1012/L,Hct 12%,Hb 40g/L,PLT 69×109/L,WBC 10.8×109/L。血细胞质量:原粒47.0%,早幼粒6.0%,原单3.0%,幼单32.0%,淋巴4.0%。出血时间2.0min,凝血时间3.0min。网织红计数0.4%。B超:肝、脾未见异常。胸部CT:右腋窝及纵隔内淋巴结肿大。骨髓细胞学: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粒单二系为主,原粒41.0%,早幼粒9.0%,原单9.0%,幼单16.5%。红系受抑,未见巨核细胞。符合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NLL-M4)骨髓象。组化: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脂酶染色6%~8%阳性,氟化钠抑制阴性。染色体检查:正常男性核型。

      输成分血、抗感染治疗后,2004年8月23行DA方案化疗。2004年9月10日复查血常规:Hb 42g/L,PLT 61×109/L,WBC 4.3×109/L。复查骨髓:骨髓增生活跃,原粒2.0%,早幼粒4.0%,原单0,幼单23.5%。红系受抑,未见巨核细胞。ANLL-M4治疗后未缓解骨髓象。给予第2次DA化疗,化疗第3日起出现持续高热、右侧腹痛。血常规:PLT 3×109/L,WBC 0.44×109/L。复查骨髓为缓解骨髓象,遂中断此次化疗。后多次腹部B超提示:肝脾大,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多次血培养阴性,PPD试验阳性,经常规抗炎、对症治疗后高热、腹痛未减轻,试验性抗结核治疗10日无效。先后2次复查骨髓为缓解骨髓象,故行B超引导下腹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报告: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T细胞型)。免疫组化:CD5(+)CD43(+),CD20(-),CD68(-),CD79a(-)。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T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给予CHOP及大剂量MTX化疗后,发热、腹胀症状逐渐消失,全身肿大淋巴结消失,血象恢复正常,以后复查骨髓一直为缓解状态。又行5次CHOP化疗,患者病情一直平稳无复发。

      2 讨论

      本病例的初次骨髓象特征符合ANLL-M4的骨髓象改变,按DA方案化疗第2疗程后出现骨髓受抑,病情不缓解且继续加重,持续发热且多组淋巴结肿大,PPD阳性给予抗结核治疗无效,直至腹腔淋巴结穿刺活检后才明确为外周T细胞型淋巴瘤,按淋巴瘤化疗后骨髓一直为缓解状态,说明发病初期实为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一般情况下,类白血病反应的骨髓象改变多为较近成熟阶段的幼稚细胞增多,原粒细胞超过20%的罕见,故本病例表现非常特殊。本例淋巴瘤的典型表现出现迟,而早期的骨髓象原始、幼稚细胞明显增高,按常规诊断符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现。此种类白血病反应的特殊表现使诊断、治疗走了弯路,这提示我们当治疗结果与原诊断不符时,应当重新斟酌原诊断,进一步寻找病因。

     

    ↑上一篇:EDTA—K2抗凝剂引发血小板假性减少2例
    ↓下一篇:高原临床与血尿酸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