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饮食治疗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作用

    发表时间:2009-09-18  浏览次数:752次

    饮食治疗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作用 作者:路伟春 张宝莲    作者单位:461200河南鄢陵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维持血液透析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 45~62岁,平均51&plusmn;6.4岁。  营养观察指标:采用饮食日志调查血生化指标和人体测量学进行测量综合评价。指标:①血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等。②人体测量:体重(kg)/身高2(m2);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T);测量上臂、肩峰与尺骨鹰突连线中点的周径为上臂围,其上2cm,使脂肪和皮肤分离,用皮褶厚度仪测3次,取平均值即TST[1]。饮食知识的调查  对29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问卷方法进行饮食相关知识及饮食调查,饮食指导3个月后再进行饮食的相关知识及饮食结构调查,并以百分制对结果评估。同时行食谱调查:采用连续观察3~5天,取平均数,详细记录实验日的饮食,填好饮食调查表,根据饮食成分表,统一计算出每天热量、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的摄入量。  统计学处理:各营养指标评价以X&plusmn;S表示,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饮食知识问卷得分按分数段统计,采用X2检验比较进行教育前后的知识掌握改善情况。结  果  营养治疗前大多数患者对饮食知识缺乏了解,且不能合理饮食,提示饮食教育严重不足。完成教育计划3个月后再次评价时的相关知识得分有明显提高。  饮食治疗3个月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有好转,治疗前体重指数、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分别为19.9&plusmn;1.6kg/m2、23.1&plusmn;3.2cm、23.6&plusmn;2.2cm、32.3&plusmn;3.2 g/L、56.8&plusmn;6.2g/L、85.8&plusmn;11.1g/L、4.4&plusmn;1.8mmol/L,治疗后分别为21.9&plusmn;2.7kg/m2、25.4&plusmn;1.9cm、26.2&plusmn;3.1cm、35.3&plusmn;3.6g/L、63.9&plusmn;8.3g/L、93.7&plusmn;13.3g/L、3.5&plusmn;1.5mmol/L。其中体重指数、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三项指标P<0.01,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P<0.05。讨  论  护理人员对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调查,通过合理的营养评估方法,发现营养不良患者。目前营养状况的评价主要分为主观性指标和客观性指标两大类,主观性指标包括饮食变化、消化道症状、生理功能状态和饮食日志调查。客观性指标主要包括:体重指数、各项人体测量学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应该个体化,这样可以帮助患者适应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包括饮食习惯、口味、价格和同时患有的其他疾病[2]。  应定期评价患者对饮食的顺从性,通过在透析开始时或对过去不遵守肾病饮食规定的患者每月评估1次。对有特殊共患疾病的患者可对食谱进行一些修改。透析患者的蛋白质和热量的推荐摄入量,应该根据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和身材同等的健康人的平均体重推荐得出[3]。    饮食知识缺乏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饮食疗法是改善营养不良的关键,患者饮食知识的缺乏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消化吸收功能、经济条件可以协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饮食分餐和热量分布,并掌握与透析和用药配合方法,制定详细的个体化饮食治疗方案。【参考文献】   1 丙酮酸剂在肾内科应用专家协作组.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中华肾病杂志,2005,21(7):421-424.  2 敖华,李明,等.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临床急诊杂志,2008,9(2):103.  3 叶任高,刘冠贤.临床肾病学.天津:天津卫生出版社,1997:103-106.

    ↑上一篇:心可舒片治疗高血黏度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观察
    ↓下一篇: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并发低增生性白血病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