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
-
- 大脑低级别胶质瘤的神经导航手术治疗
-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手术切除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对于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LGG)的手术治疗作用存在争论。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在可能的情况下完全切除可改善预后。 [详细]
-
- 喜树碱与哈西萘德治疗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喜树碱软膏与哈西萘德溶液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160例慢性湿疹或神经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皮损先用0.03%喜树碱软膏,后用哈西萘德溶液涂抹,1次/d。对照组皮损应用哈西萘德溶液涂抹,2次/d。用药4 W后判断疗效,随访半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 [详细]
-
- 他汀类药物防治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脑卒中是一组不同病因的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已成为人类第二大致死原因,致残率高,疾病负担沉重[1,2]。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200万,并呈上升趋势,其防治任务紧迫而艰巨。大量研究证实,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脑卒中与冠心病又有... [详细]
-
- 急性脑实质内出血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鼻源性头痛是由于鼻黏膜、骨膜受到异常刺激所致[2]。通过鼻内窥镜手术解除鼻中隔与外侧壁的接触点可解除刺激,头痛消失。其他解剖异常导致鼻窦引流通道较狭窄的情况下,鼻中隔偏曲可使通道更狭窄, 影响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与鼻腔换气功能,窦内O2浓度下降,CO2蓄积, 产生窦内负压而致头痛,即非鼻窦炎的鼻源... [详细]
-
- 急性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分析
-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 对3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的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进行动态观察,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52.70%,出血性脑卒中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位于脑干、脑室、蛛网膜下腔的... [详细]
-
- 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在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治疗100例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并设相应的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81.0%,对照组5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