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比较

    发表时间:2010-04-27  浏览次数:706次

      作者:张菁云 傅晓华 作者单位:313200 浙江省德清县中医医院 310016 浙江省邵逸夫医院

      【关键词】 腹腔镜

      针对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60例,分两组,每组各30例。垂体后叶素组(A组):年龄22~46岁,中位年龄33.3岁;最大肌瘤7.0cm×6.5cm×6.2cm,平均4.9cm×4.6cm×4.3cm,肌瘤2~8个,平均4.3个;催产素组(B组):年龄24~47岁,中位年龄33.8岁。最大肌瘤6.9cm×6.3cm×6.0cm,平均4.8cm×4.5cm×4.2cm,肌瘤1~7个,平均3.9个。两组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肌瘤大小经阴道B超精确测量,两组肌瘤具有可比性。选择月经干净3~7d内手术。

      1.2 手术方法 A组患者于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IU加0.9%生理盐水10ml,注射后用钳尖轻压针孔1~2min使药物吸收,单极电钩沿肌瘤表面纵行切开子宫肌层,深达瘤体,大抓钳钳夹肌瘤组织牵拉,操作钳钝性分离子宫肌瘤直至肌瘤完整剥出。镜下用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创口,缝合时注意不留死腔,对合整齐,瘤核用旋切刀取出。B组患者用20IU催产素于子宫肌层注射,操作步骤同前。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d检查血常规,比较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差值。

      2 结果

      全部患者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为平滑肌瘤。两组肌瘤剔除过程中平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表1 两组肌瘤挖出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略)

      3 讨论

      垂体后叶素是从猪、牛、羊等动物脑垂体后叶提取制成的水溶性制剂,其中含有缩宫素和加压素两种活性成分,垂体后叶素的半衰期短,在体内维持作用时间为20~30min,对平滑肌有剧烈收缩作用,尤以对血管及子宫肌层作用更强[1]。故长期以来,垂体后叶素被广泛用于上消化道及咯血患者,近来也有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报道。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可以明显减少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出血量,使瘤腔层次清楚,便于缝合,操作方便,从而缩短手术时间[2]。催产素局部注射,对妊娠期子宫收缩效果好,对非妊娠子宫效果不佳,可能与缩宫素受体表达少有关。本组资料显示,使用垂体后叶素出血量明显少于肌壁注射催产素,且不延长手术时间。但垂体后叶素可以收缩内脏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对血液循环有影响,故高血压、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忌用[3]。本资料垂体后叶素组患者无1例术后并发症,可能与垂体后叶素局部应用且用量小有关。故作者认为,垂体后叶素是一种行之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文铎,崔乃杰,高仲阳.国家基本药物及新特药临床指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281.

      2 方维珍,周平.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剜出术中的应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8,33(1):7.

      3 李守凡,王淑燕.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内科治疗.临床荟萃,1994,9(4):245.

    ↑上一篇:葛根素注射液治疗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血钾周期性麻痹42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