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27  浏览次数:714次

      作者:蒋忠华 作者单位:311100 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 葛根素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生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作者自2003年5月至2006年6月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和蛋白非酶性糖基化,具有抑制蛋白非酶性糖基化作用的葛根素治疗早期DN50例,发现葛根素减少蛋白尿,改善血流变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除外其它肾病、心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泌尿系感染、结石者和糖尿病之前即有高血压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0~70岁;病程4~10年,平均7年;伴高血压10例,均呈持续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

      1.2 方法 在治疗糖尿病原方案不变的基础上,优质蛋白质饮食,均予控制血糖、血压。对照组采用丹参针静滴,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治疗组予葛根素注射液0.4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监测尿常规,血糖、血脂、、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双肾B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两组治疗前均控制血糖和血压1周[平均血压(120±6)/(80±5)mmHg,平均空腹血糖(6.0±7)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7.0±6)mmol/l]。连续收集患者24h尿样本2次,准确记录尿量,留取10ml用放免法作白蛋白定量分析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定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前后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1)疗效评定:显效: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血液流变学4项指标改善;有效:白蛋白排泄率下降30%以上,血液流变学3项指标改善;无效:白蛋白排泄率下降低于30%,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3项以下或无改变;(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见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略)

      两组治疗前后P<0.05(或P<0.01),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治疗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略)

      治疗组用葛根素治疗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减少,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出现皮疹1例,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表现之一。葛根素是从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木植物干燥根中提取的单体,异黄酮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1]能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TXA2的水平,并能使明显升高的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及肾素活性降低,扩张微动脉,改善循环[2],尚有轻微的降血糖作用。目前认为持续高血糖能引起体内多种蛋白的非酶糖化,蛋白非酶糖化在D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而动物实验证实葛根素对蛋白非酶性糖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目前还发现高血糖能够激活一些组织醛糖还原酶的活性,使葡萄糖通过多元醇代谢道路转化为山梨醇,而在组织中过度蓄积[5],这也是引起DN的重要原因。动物实验证实葛根素可能还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6]。作者将葛根素试用于DN的治疗中,发现能够减少尿白蛋白,改善血流变学,医学理论及本观察表明:葛根素治疗DN是安全有效的。同时不应忽视基础治疗,首先,严格控制血糖,持续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不仅可使增大的肾脏和增高的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而且使轻度增加的UAER逆转。高血压不仅能加速糖尿病肾小球损害的进展,而且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故同时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至关重要。治疗糖尿病肾病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运鹏.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699.

      2 刘淑梅,刘斌,陈海芳,等. 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管素系统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杂志,1997,17:340.

      3 Brownlee M Glycafion and diadetic complications. Diabetes,1994,43:626.

      4 段有金,王韶颖,三轮一智,等. 五种中药对蛋白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229.

      5 Kador PF,Kinoshita JH,Role of aldose rednctu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AJM, 1985,19:8.

      6 张家庆,周云平. 部分中药或其成分对大鼠晶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45.

    ↑上一篇:甲状腺素对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肌酶谱、血脂的影响
    ↓下一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