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20  浏览次数:540次

      作者:林蔚素 金尚福 曾斌华 陈玉颖 作者单位:325800 浙江省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 血糖

      严格的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十分重要。作者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通过对比40例患者接受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浓度、HbA1c浓度、胰岛素的剂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来评价赖脯胰岛素75/25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按WHO 1999年诊断标准)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4±12.1)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2.07±7.40)年;使用胰岛素时间(3.41±6.01)年。入选前已使用人胰岛素(诺和灵)70/30,2次/d,至少2个月,无同时口服降糖药,且空腹血糖(FPG)≤13mmol/L,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疾患。

      1.2 方法

      40例患者先接受常规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70/30为期2周的导入期治疗,之后开始换用赖脯胰岛素75/25(优泌乐25)治疗4周。在治疗的第0、7、14、21和28天测定空腹血糖,并记录胰岛素剂量及病史,包括低血糖及其他不良事件。人胰岛素70/30(餐前30~45min注射)及赖脯胰岛素75/25(餐前5min注射),初始剂量由导入期的人胰岛素70/30剂量而定,并根据患者需要调整。患者在第14天和第28天清晨空腹行标准餐实验。标准试验餐的总热量为546kcal,包括26g总脂肪、68g总碳水化合物及10g蛋白质等。同步进行空腹、餐后1、2h的静脉血糖测定,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静脉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HbA1c样本采用高压液相测定法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用SPSS 10.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40例患者接受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前后血糖、HbA1c的变化

      见表1。表1 赖脯胰岛素75/25治疗前后血糖、HbA1c的变化(略)注:FPG:空腹血糖,1hPG:餐后1h血糖,2hPG:餐后2h血糖

      2.2 不良事件

      40例患者中,共发生低血糖89例次,其中使用常规重组胰岛素期间发生低血糖45例次,约每周22.5例次,而使用赖脯胰岛素75/25期间低血糖发生44例次,约每周11例次,可见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在使用赖脯胰岛素75/25期间有1例患者发生皮疹,1例出现面部及双下肢水肿,1例患者诉失眠。以上症状在停药后2周内均消失。

      3 讨论

      近年来,胰岛素的研究进展很快,自70年代纯度较高、免疫原性较低的单峰及单组分胰岛素到80年代重组DNA技术合成的人普通胰岛素(RHI),使其临床应用日益完善。

      赖脯胰岛素是一种快速作用的胰岛素类似物[1]。其与新型中效胰岛素制剂赖脯胰岛素鱼精蛋白混悬液(NPL)组合,控制血糖疗效更佳[2,3]。赖脯胰岛素75/25是由25%的赖脯胰岛素和75%的NPL组成的新型胰岛素预混制剂。本研究证实赖脯胰岛素75/25用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治疗后,可显著降低餐后1、2h的血糖,且安全性佳,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同时HbA1c下降的水平也有统计学意义。由25%的赖脯胰岛素和75%的NPL组成的新型胰岛素预混制剂,赖脯胰岛素75/25能够有效控制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4]。

      总之,赖脯胰岛素75/25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整体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使糖尿病的餐时血糖替代治疗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JH, Brunelle RL, keohane P, et al. Mealtime treatment with insulin analog improves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and hypoglycemia i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rch Int Med, 1997, 157: 1249~1255.

      2 Janssen MMJ, Casteleijn S, Deville W, et al. Nighttime insulin Kinetics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1 diabetes patients fa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an intermediate-acting lispro preparation. Diabetes Care, 1997, 20:1870~1873.

      3 Roach P, Strack T, Arora V, et al. Improved glycaemic control with the use of self-prepared mixtures of insulin Lispro and insulin lispro protamine suspens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2 diabetes. Int J Clin Prac,2001, 55:177~182.

    ↑上一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体会
    ↓下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