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126例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丹胶囊治疗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05  浏览次数:539次

      作者:李敏  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医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关键词】 糖尿病,降糖丹胶囊,疗效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十年来迅猛增长,已达5%~6%。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观察降糖丹胶囊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我们回顾性分析126例糖尿病患者服用该药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252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服血糖≥7.0 mmol/L;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随机血糖≥11.1 mmol/L。第二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任何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将25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服用降糖丹胶囊的126例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69例,女57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53.5岁,合并心脑等合并症28例。服用其他药物治疗的126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67例,女59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51.5岁,合并心脑等合并症的31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合并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肝肾功均无异常,体重偏瘦,无超过标准体重20%者。

      1.2 方法 实验组:常规糖尿病饮食。初始每次口服降糖丹胶囊5粒,每日服3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后评价结果。对照组:常规糖尿病饮食。初始每次口服消渴丸10粒,日2次。4周查空腹血糖≤6.1 mmol/L时,原剂量继服;空腹血糖6.2~7.0 mmol/L时,每次服8粒,日服3次;空腹血糖7.1~8.0 mmol/L者,每次服10粒,日服3次;空腹血糖>8.0 mmol/L者,每次服12粒,日服3次,8周时查空腹血糖仍>7.8 mmol/L时,加用其他降糖药物。两组均在12周查复查空腹血糖、血尿常规、糖脂组合、HbA1c、肝肾功等。两组均在4周、8周、12周观察多食易饥、消瘦、乏力、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随时观察服药中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1.4 结果 患者服用药物12周时复查空腹血糖≤6.1 mmol/L,HbA1c<7.0者为良好;空腹血糖6.2~7.8 mmol/L,HbA1c 7.1~9.0者为有效,其余和加用其它药物者为无效。两组药物降糖效果的比较如表1。表1 两种药物降糖作用的效果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服用降糖丹胶囊的降糖效果略优于消渴丸(P<0.05)。

      根据患者的症状分为两组:多食易饥、消瘦、乏力为一组,炊渴多饮、尿多为另一组。两组症状均消失为良好,一组症状消失为有效,两组均有两项消失者亦为有效,其余为无效。两组症状缓解情况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的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症状均在4周时明显改善,8周时达高峰,12周呈稳定状态,与血糖下降不呈平行关系,症状改善比血糖下降快、稳定,即使空腹血糖未达7.8 mmol/L,症状亦可改善。两组症状缓解差异不大。

      2 讨 论

      降糖丹胶囊主要应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中药提取得降糖成分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甾体类等。这些恰好与降糖丹胶囊的配方相吻合,尤其重要的是根据这些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但是治疗前后血浆胰岛素的水平并无大变化,这就提示了其降糖机制并不是靠胰岛细胞的功能,最有可能的是提高了机体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依据糖尿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及受制于肺、胃(脾)肾三脏、以肾为主的基本病机,采用了益气养阴、滋阴润燥、清热健脾补肾中药组方,同时辅以活血化瘀等药物,达到合理辩证施治、标本兼治的目的。

      同时根据现代中药对黄芪等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发现,中成药在治疗糖尿病中降糖作用显著,且符合辩证施治的理论,并加入少量格列本脲,增加降糖效果。本病血糖的变化只是一个方面,全身症状、血脂、各种并发症并不依单纯血糖降低而改变,通过降糖丹胶囊的临床疗效观察,证实了该药的治疗效果。应用本方法治疗糖尿病达到了综合治疗的目的,证明其临床疗效确切。

    ↑上一篇:2型糖尿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下一篇:环状定点诱变技术在单碱基定点诱变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