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踝臂指数评估2型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2-03-29  浏览次数:642次

      作者:陈丽军,杨秀琴,张如意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银川

      【摘要】目的评价踝臂指数(ABI)在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检测28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ABI,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对部分ABI<0.9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生化间的差异,分析ABI与血糖、血脂、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血压的关系。结果 检出PAD 96例(33.8%),其中68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和狭窄。PAD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均高于非PAD组。结论 ABI是诊断糖尿病PAD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方法, T2DM患者常规进行ABI检测可以及早发现PAD。ABI与FBG、2hBG、HbA1c、TG、LDL-C、收缩压相关,均是PAD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踝臂指数,2型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

      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糖尿病足和下肢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由于多数PAD缺乏相应的临床表现,使得这种严重和普遍的疾病很少被诊断。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是目前用于诊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病变一种无创的客观方法。本文通过对284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ABI测定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评价ABI在糖尿病PAD诊断中的价值,探讨PAD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8年8月-2009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4例,其中男165例,女119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27~78岁,病程1个月~26年。

      1.2 方法 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首次测定的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血脂、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数值,计算体重指数(BMI)。

      ABI测量方法:采用Multi/super Dopplex Ⅱ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8MHz高灵敏多普勒探头(英国亨特立公司)测量双侧ABI值,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手心向上置于身体两侧,将血压计袖带置于病人的右臂,触摸患者的肱动脉搏动,在感到有脉搏的部位涂上凝胶,并将探头朝向病人头部以45°角放在皮肤上,得到多普勒信号后,快速给血压计袖带充气直至达到高于肱动脉血流停止点20~30mmHg,然后将血压袖带中的气体缓慢放出,听收缩压并记录,擦掉病人皮肤上的凝胶,在左臂上重复以上操作。测量双臂收缩压后,将袖带紧贴在右腿的踝关节上,将多普勒探头放到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处再次迅速给血压计袖带充气,直至高于足背动脉血流停止水平20~30mmHg,然后将袖带内气体缓慢放出,听收缩压并记录。在胫后动脉重复上述操作。在左腿重复该操作,获取足背动脉收缩压和胫后动脉收缩压。足背动脉收缩压和胫后动脉的收缩压取高值为踝动脉压。双侧踝动脉压分别除以肱动脉收缩压所得值即为ABI。ABI≤0.9 为PAD组,ABI>0.9为无PAD组。

      1.3 ABI的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1993年制定的外周血管诊疗指南中ABI判断标准:0.9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84例患者中有96例ABI≤0.9 ,占33.8 %,其中68例进一步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和狭窄;在ABI≤0.9(PAD组)中有26例糖尿病足(占27.1%),ABI>0.9(非PAD组)中4例糖尿病足(占2.5%),糖尿病足在PAD组明显高于非PAD组( P<0.05 )。所检指标比较,PAD组病程长、年龄大、FBG、PBG、HbA1c、TG、LDL-C、收缩压均高于非P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L、Cr、BMI、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PAD组与非PAD组各项指标比较(±s)

      3 讨论

      下肢动脉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致患者肢体缺血出现麻木、疼痛、溃烂、坏疽而截肢。有研究显示我国下肢PAD患者只有6.3%被诊断,93.7%患者未得到明确诊断[1]。下肢动脉造影是评估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费用高、属有创检查,限制了临床应用。国外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测量ABI是诊断外周动脉病变有效、无创的方法[2]。ABI≤0.9被确定为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断标准,对于经血管造影显示的中度闭塞到完全闭塞的下肢动脉疾病,这一诊断标准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3]。无创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初步明确病变狭窄程度及闭塞部位,估计下肢缺血程度。本组284例糖尿病患者中查出ABI≤0.9者96例,检出率33.8%,其中68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和狭窄,进一步证明ABI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BI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检查方法。

      本研究显示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糖尿病足发生率高;ABI与FBG、2hBG、HbA1c、收缩压相关,PAD组较非PAD组FBG、2hBG、HbA1c、收缩压明显升高。高血糖使机体动脉壁结构蛋白质产生不可逆性糖化、氧化应激增强、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内皮调节血管运动张力异常、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增高、纤溶活性减低等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高血压可以引起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其中收缩压的作用更大。本组资料显示,PAD组TG、LDL-C均高于非PAD组,TG、LDL-C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纤维脂肪病变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低ABI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BI异常是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强有力的预测因子[4] , 2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以预防下肢动脉病变及心脑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 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血糖、血压、TG、LDL-C均高于非PAD组。测定ABI简单、无创、可靠,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检测ABI以早期发现下肢外周动脉病变。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王领军,余金明,等.踝臂指数评价高危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05,40(1):36-38.

      [2] Resnick HE,Lindsay RS,MC Dermott MM,et al.Relationship of high and low ankle brach ialindex to all 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tity: Thestrony Heart Study[J].Circulation,2004,109:737-739.

      [3] Nenci GG.Unifying concept of arterial.vascular disease[J].Eur Heart J ,1999(suppl A): 27-30.

      [4] Hooi JD, Kester ADK,Stoffers HEJH ,et al.Asymptomatic pekipheral arterial oculusive disease pedict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7-year follow-upstudy[J]. J Clin Epidemiol, 2004,57:294-300

    ↑上一篇: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菌球菌敷料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感染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