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肾上腺皮质腺癌的鉴别及治疗特点 (附2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2-03-31  浏览次数:667次

      作者:蔡文波1,郭景阳1,刘广华2 作者单位:1 053000 河北衡水,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2 100730 北京,北京协和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C)的鉴别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84—2000年收治的20例ACC患者,找出适当的鉴别要点及治疗措施。结果20例ACC的肿瘤直径都大于4cm,而同期410余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大于4cm的只占8%。ACC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肿瘤分期早,疗效相对较好。结论肿瘤的大小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手术中如粘连严重,不可勉强切除,以免引起大出血,对不能手术的患者,密妥坦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密妥坦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featur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 (ACC).Methods20 cases of ACC a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analyzed.ResultsAll the diameter of ACC are more than 4cm while only 8%(16 cases) are more than 4cm in about 410 adrenal cortical adenomas. Surgical operation is relatively effective for the tumor of more early stage.ConclusionThe diameter of tumor in B-us and 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differentiating adrenal cortical tumor. Radical resection is not pursued when serious adhesion is found in operation in less causing critical bleeding . Mitotane is somehow effective in advanced ACC.

      [Key words]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 Mitotane

      肾上腺皮质癌(ACC)为一种少见的,手术效果不佳的恶性肿瘤。本院于1984—2010年共收治20例此类患者(皆有病理结果),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64岁,平均47岁;发病到诊断时间为10天~2年,平均6.5个月。临床特点如下:(1)皮质醇症:ACC可以具有典型的皮质醇症的症状,并且部分患者有性激素水平升高及电解质紊乱。本组20例患者当中, 12例无典型的皮质醇症,而具有典型的皮质醇症的症状及尿游离皮质醇(ufc)升高的只有8例,其中1例伴有性激素(睾酮)水平升高。(2)影像学特点:17例患者有B超或CT资料,显示肿物的直径在4~20cm之间,平均9.6cm。肿瘤边界不清晰或外形不规则或回声/密度不均(肿瘤中央有液化坏死)10例,其余7 例边界清晰﹑外形规则﹑回声/密度均匀。(3)分期:按Macfarlane-Sullivan[1]分期法,20例患者中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10例。(4)治疗方式:16例行手术切除,其余4例行放/化疗。(5)肿瘤的复发/转移:20例患者中,4例术前即有远处转移,16例手术切除的患者中,术后两年内6例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本组患者中,肝转移6例,肺转移4例,骨转移和卵巢转移各1例。

      2讨论

      2.1肾上腺皮质癌的鉴别诊断上述资料显示,20例ACC中,8例有皮质醇症,只占40%,其中2例伴有严重的低钾血症(K+低至1.9mmol/L),1例伴有性激素(睾酮)升高,其余12例均无明显皮质醇症状(无功能肿瘤),其中4例(占22.2%)是在常规体检发现的,7例(占38.9%)为上腹或腰部不适等检查发现的,1例因消瘦而查出ACC。本组中,有典型皮质醇症的ACC不足一半,多数为周围压迫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有些甚至无任何明显症状。这与一些作者的统计不符,如Bovio[2]统计13例ACC患者,100%都有皮质醇症,Young[3]报道28例ACC,18例(占64%)有皮质醇症。上述统计中患者年龄偏低,特别是小儿患者具有皮质醇症及性激素改变多见。而本组患者年龄偏大,都在30岁以上,可能是无功能肿瘤比例高的原因。由于无功能的ACC并不少见,给ACC的术前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无功能的ACC,生化检查对其诊断帮助不大,多通过影像学诊断,如肿物的大小﹑外形﹑回声/密度等。一般认为,ACC体积大,外形不规则,多呈分叶状,回声/密度不均匀,肿瘤中央可有坏死。本组17例患者有B超或CT等影像资料,肿瘤直径为4~20cm,肿瘤边界不清晰或外形不规则或回声/密度不均(肿瘤中央有液化坏死)10例,占59%,其余7 例边界清晰﹑外形规则﹑回声/密度均匀,占41%。而同期本院治疗的410余例的肾上腺皮质腺瘤中,肿瘤平均直径为2.9cm,大于4cm的占8%(16例),大于6cm的只占2%(4例),B超或CT显示多为边界清晰﹑圆形﹑密度/回声均匀的肿物。可见,在影像资料中,肿瘤大小对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最有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国外许多资料认为肿瘤大小不能用于鉴别肾上腺肿瘤,他们发现虽然ACC的直径多数较大,但也有一部分小于4cm,甚至小于2cm,以肿物大小作为鉴别指标,特异性不高。而本组ACC直径都较大,可能与国内患者分期较晚有关,故目前仍可将肿瘤大小作为鉴别ACC的指标。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ACC在MRI中测定的脂肪含量在10%以下,而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脂肪含量在10%以上,通过测定脂肪含量可鉴别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良恶性,此方法对小体积的肾上腺肿瘤的鉴别有较高的特意性及敏感性,但对体积较大的肿瘤,特异性及敏感性低[4],故不宜作为ACC诊断的依据。

      因此,肿瘤的大小是鉴别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简单而实用的指标,对于直径大于4cm的肾上腺肿瘤,即使临床上无皮质醇症,B超/CT显示肿物边界清晰﹑规则,亦应首先考虑为ACC。

      2.2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

      2.2.1手术治疗本组20例16例行手术切除,术后两年内复发/转移9例,占全部手术病例的64%,比Grumbach 报道的30%复发/转移率高[5],转移部位依次为肝(33.3%)、肺(22.2%)、骨(5.5%)和卵巢(5.5%)。6例早期患者(Ⅰ﹑Ⅱ期)皆行手术切除,其中2例(1例为Ⅰ期,1例为Ⅱ期)术后两年内出现复发/转移,占33%,14例晚期病变(包括Ⅲ期4例及Ⅳ期10例)中10例手术切除,7例术后两年内复发/转移,占7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可见ACC早期手术切除效果较好,而一旦肿物较大并向周围浸润时,术后容易出现复发及转移,预后差,而且术中易出血,手术的风险增大。在16例手术病人中 ,术中发现11例肿物向周围浸润明显,切除时出血明显,达400~5000ml,平均出血1361ml,且止血困难,被迫使用宫纱压迫止血(宫纱术后3~7天逐渐拔除,术后未再有出血)。因此,术中如发现肿物向周围浸润﹑粘连明显时,不要勉强切除,以免引起难以处理的出血,本组即有1例,术中切除时损伤下腔静脉,出血达5000ml,虽用宫纱压迫止血,但仍于术后1天死于失血性休克。

      2.2.2放疗和化疗ACC对放化疗不敏感,本组化疗4例(化疗1例,化疗加放疗3例),3例于1年内死亡。对密妥坦的使用,还颇有争议,是一种杀虫剂类似物,能引起肾上腺皮质及皮质肿瘤的萎缩坏死,故可用于肾上腺皮质肿瘤的治疗。Bates[6]和Alfredo等[3]分别报道与其他化疗药(如EDP方案)联合使用,有较高的缓解率,最长达2年,并且病人的耐受性较好。而Francis等[7]统计只有1/4~1/3的ACC患者对有效。本组使用2例,皆为术后复发/转移者,使用后,病人的肿瘤功能指标明显下降,肝转移灶一度缩小,后因药物副作用大而停药,转移灶又逐渐增大。对晚期及术后复发的ACC,可以考虑使用,继续积累病例。

      【参考文献】

      1Sullivan M, Boileau M.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 J Urol,1978,120:660-665.

      2Bovio S, Cataldi A, Reimondo G, et al. Prevalence of adrenal incidentaloma in a contemporar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eries. J Endocrinol Invest,2006,29(4):298-302.

      3Young WF JR. Management approaches to adrenal incidentalomas. Aview from Rochester, Minnesota.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07,29(1):159-185.

      4Young WF JR. Clinical practice. The incidentally discovered adrenal mass.N Engl J Med,2007,356(6):601-610.

      5Grumbach MM, Biller BM, Braunstein GD, et al. Management of the clinically inapparent adrenal mass (“incidentaloma”). Ann Intern Med,2003,138(5):424-429.

      6Bates SE, Shieh CY, Mickley LA,et al.Mitotane enhance cytotoxicity of chemotherapy in cell lines expressing a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mdr-1/p-glycoprotein) which is also expressed by 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s .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73:18-29. 7Francis IR, Casalino DD, Arellano RS, et al.Expert Panel on Urologic Imaging.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incidentally discovered adrenal mass. http://www.acr.org/Secondary MainMenuCategories /quality_safety/app_criteria/pdf/ExpertPanel onUrologicImaging/Incidentally Discovered Adrenal Mass Doc 7.aspx.Accessed,2010:7.

    ↑上一篇: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浆PAI1活性的影响
    ↓下一篇:氯吡格雷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