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血清果糖胺测定快速鉴别隐性2型糖尿病与应激性血糖增高

    发表时间:2012-06-07  浏览次数:600次

      作者:经小梅,王晓惠  作者单位:052160 河北省藁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关键词】 血清果糖胺;2型糖尿病;血糖

      在应激状态下,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糖均会升高,单纯依靠即时血糖测定值在临床上难以正确区分。我科对79例既往无DM2病史的急症入院患者同时测静脉血糖与血清果糖胺,以鉴别隐性DM2与非DM2应激状态血糖升高,结果肯定、准确,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9例均为急诊收住内科者。全部患者在均已采取院前治疗,其中男58例,女21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6±3)岁。79例中,以急性脑出血、脑梗死入院58例,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14例,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重期入院7例。上述病例已除外甲亢、柯兴综合征及肢端肥大症等导致继发性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应用日立702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和静脉血比色法,分别测定静脉血糖和血清果糖胺值(博晟果糖胺试剂)。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结果 患者血糖值9.98~23.13 mmol/L。其中诊断为DM2或合并DM2者32例,其血清果糖胺值为2.93~3.69 mmol/L,平均(3.08±0.20) mmol/L。而诊断为应激性高血糖47例患者,其血清果糖胺值为2.08~2.62 mmol/L,平均为(2.13±0.19) mmol/L。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非DM2应激状态者,虽然血糖升高,但其血清果糖胺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静脉血比色法血清果糖胺正常参考值:2.05~2.85 mmol/L),反之,隐性DM2患者因未经治疗,其血清果糖均高于正常范围,而且47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出院前检查空腹血糖43例(4例已在住院期间死亡)均正常,43例中16例在出院后门诊作75g葡萄糖OGTT试验均正常。而应激合并糖尿病未死亡的26例患者,出院前平均空腹血糖仍在(7.56±0.23) mmol/L。

      2 讨论

      应激状态下体内对抗胰岛素(INS)的激素(如儿茶酚胺、促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在血中浓度明显升高,它们抑制INS分泌,还降低INS的作用效果,使血糖升高,可升高达5 mg•kg-1•min-1甚至更高,在此之前其血糖正常。而隐性DM2患者则因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且未予治疗,其血糖在平常即已升高(有波动,但平均值升高),如DM2合并其它急重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可更明显,甚至发生酮症等[1]。但是单纯一次血糖测定升高并不能明确诊断为DM2,而且,在应激状态下或院前治疗中大多已输入含糖液体,而影响了血糖值检验结果和判断价值。血清果糖胺浓度作为“血糖记忆”可以反映人体2~3周的血糖情况(均值),其意义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平行[2]。因此,急危重患者入院时立即同时测定血糖与血清果糖胺,即可快速鉴别患者血糖升高是由DM2并应激状态引起或单纯由应激状态导致,本组79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即表明此方法准确、快捷,可以为临床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而且血清果糖胺测定设备要求不很高,价格低廉,故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为避免DM2漏诊,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常规监测血糖,并在出院后最好行OGTT试验。

      【参考文献】

      1 鞠海兵,沈菲菲,舒子正.应激对糖尿病的影响.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227.

      2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4970.

    ↑上一篇: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0例观察
    ↓下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三段式循环康复教育模式研究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